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所不至的意思、無所不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所不至的解釋

(1) [penetrate everywhere]

(2) 什麼地方都能到達

細菌的活動範圍極廣,無所不至

(3) 指什麼壞事都做到了

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論語》

詳細解釋

(1).猶言無所不為,什麼事都幹得出來。多作貶詞。《論語·陽貨》:“鄙夫可與事君也歟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宋 嶽飛 《奏畫守襄陽等郡營田劄子》:“ 金 人累年之間貪婪橫逆,無所不至。” 冰心 《兩個家庭》:“孩子們也沒有教育,下人們更是無所不至。”

(2).無處不到。極言所到之廣。《史記·貨殖列傳》:“ 周 人既纖,而 師史 尤甚,轉轂以百數,賈郡國,無所不至。”

(3).猶言無微不至。極言其周到。《陳書·孝行傳·殷不害》:“ 不害 事老母,養小弟,勤劇無所不至。” 明 方孝孺 《上蜀府箋》:“臣聞古賢君之於臣,愛之而欲其久生,故待之亦無所不至。”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下:“慈母愛子之心,無所不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無所不至”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指沒有達不到的地方,形容涉及範圍極廣。例如:“細菌的活動範圍極廣,無所不至”。

  2. 引申含義
    多用于貶義,表示“什麼壞事都做絕了”,如欺騙、暴力等行為。例如:“侵略軍手段殘忍,無所不至”。


二、出處與演變


三、用法與語境

  1. 語法結構
    動賓式結構,通常作謂語,含貶義。
  2. 適用場景
    • 描述行為惡劣、手段極端:如“騙子無所不至”。
    • 古漢語中偶用于中性,指“無微不至”,如“慈母愛子之心,無所不至”。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注意事項

  1. 語境區分
    現代漢語中多為貶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含負面評價。
  2. 易混淆詞
    與“無微不至”(褒義,指關懷細緻)發音相近,但含義相反,需注意區分。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演變,可參考《論語》原文及《紅樓夢》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無所不至

無所不至是一個成語,意為不管到什麼地步都能達到或采取相應的手段。

拆分部首和筆畫:無(一)所(戶)不(丿)至(至)。

來源:《左傳·宣公十年》:“不羞滑衆所憎,必為無所不至。”表示無論遭遇何種困境,都能想方設法解決。

繁體字:無所不至。

古時候漢字寫法:無所不至。

例句:即使面臨再大的困難,他也會無所不至地幫助你。

組詞:無所不為、無所不通、無所不能、無所不曉。

近義詞:無所不能、無溥之至。

反義詞:有所不至、有所擇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