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霧氣所掩蔽。 宋 吳文英 《齊天樂·贈姜石帚》詞:“霧鎖林深,藍浮野闊,一笛漁蓑鷗外。” 元 馬緻遠 《黃粱夢》第三折:“白茫茫雪迷山拽腳,淡濛濛霧鎖草團标。” 元 楊暹 《劉行首》第三折:“我着你便 蓬島 風清, 陽臺 霧鎖, 楚 岫雲遮。”
“霧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被霧氣遮蔽或籠罩,常用于描繪自然景象或隱喻視線、環境被模糊、遮蓋的狀态。
二、拼音與注音
三、出處與文學應用
該詞多見于古典詩詞,例如:
四、引申與例句
五、關聯詞彙
類似表達有“霧鎖煙迷”(強調被雲霧完全遮蔽),多用于文學修辭。
總結來看,“霧鎖”既是自然現象的寫實描述,也是文學中表達遮蔽、朦胧感的常用意象。
“霧鎖”是一個表示天氣現象的詞語,指的是大霧籠罩,視線模糊和不清晰的狀态。當霧氣彌漫時,人們的視野會受到限制,有時甚至難以看清周圍的物體,就像被一種無形的鎖鍊困住,故稱之為“霧鎖”。
“霧鎖”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霧”字的部首是雨,總筆畫數為12;“鎖”字的部首是金,總筆畫數為14。
“霧鎖”一詞源自古代文人筆記和詩歌中對于霧的描寫。同時,作為一種天氣現象,這個詞語也被廣泛使用于現代漢語。在繁體字中,“霧”字以「霧」字表示,“鎖”字以「鎖」字表示。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與現代漢字相比,有一些細微的差别。例如,在古代文獻中,“霧鎖”一詞中的“霧”字可能會以「霧」字書寫,而“鎖”字可能會以「鎖」字書寫。但是,這種差異并不改變詞語的基本含義。
以下是幾個利用“霧鎖”一詞的例句:
與“霧鎖”相關的組詞有“霧霾”、“鎖鍊”等。
近義詞:“霧籠”、“濃霧”
反義詞:“晴朗”、“明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