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秦始皇 登 泰山 ,避雨松樹下,因封為五大夫松。後人誤以為是五株松樹,故稱五松。 唐 李白 《奉錢二翁尋桃花源序》:“雖五松受職,草木有知,而萬象乖度,禮刑将弛。” 金 元好問 《送仲梁出山》詩:“五松平頭白日靜,千山萬山如亂雲。”《秦并六國平話》卷下:“ 始皇 等待霧開,見五松遮蓋車駕。 秦始皇 遂封為五大夫。”詳“ 五大夫 ”。
(2).山名。在今 安徽 銅陵縣 東南。 唐 詩人 李白 曾築室居此。 唐 李白 《與南陵常贊府遊五松山》詩:“我來五松下,置酒窮躋攀,徵古絶遺老,因名 五松山 。” 明 嘉靖 《銅陵縣志·地理志》:“ 五松山 ,在縣南四裡,山舊有松,一本五枝,故名。 唐 李白 築室于上,為 五松書院 。”
“五松”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結合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銅陵縣志》或李白相關詩作原文。
《五松》是一個漢字詞組,由兩個字符組成。下面将對該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進行介紹。
《五松》的意思是指五株松樹。
《五松》由“木”和“松”兩個部首組成,第一個字“五”擁有四個筆畫,第二個字“松”擁有七個筆畫。
《五松》一詞的來源與中國傳統文化有關,松樹在中國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意義,被認為是吉祥長壽、堅貞不屈的象征。
《五松》的繁體字為「五松」。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五松》的古代寫法為「伍松」。
1. 山腳下有五松聳立,給人一種甯靜和綠色的感覺。
2. 松樹是五松中最高大的一棵。
組成《五松》的兩個字也可以單獨與其他字組成新的詞語,例如:
- 五顔六色:形容色彩豐富多樣
- 松軟:形容柔軟、富有彈性
- 五彩斑斓:形容色彩多樣且絢麗奪目
與《五松》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 五棵松
- 五株松
與《五松》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 無松:表示沒有松樹的地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