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屍的意思、五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屍的解釋

道教謂藏于五髒中的五種邪魅。《雲笈七籤》卷八二:“消除三鬼,滌蕩五神。五神一曰五屍……五屍:青屍、赤戶、黃屍、白屍、黑屍。神祝曰:三屍、五屍,俱入黃泉,吾升清天保長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屍”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主要與道教文化和中醫理論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一、道教文化中的含義

在道教典籍中,“五屍”指藏于人體五髒(心、肝、脾、肺、腎)中的五種邪魅,分别對應五種顔色:

二、中醫理論中的含義

在中醫古籍中,“五屍”指五種由“惡氣”引發的急症(統稱“屍病”),包括:

  1. 飛屍:發病迅猛如飛;
  2. 遁屍:症狀時隱時現;
  3. 沉屍:潛伏髒腑長期不愈;
  4. 風屍:遇風發作;
  5. 伏屍:隱伏多年後發作。
    這類病症多表現為寒熱、腹痛、肢體攣急等,需針對性治療。

三、其他引申義

現代語境中,“五屍”偶爾被用于比喻衰敗、荒涼的景象,如形容自然環境或社會狀态的凋敝。

四、出處與權威性

若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雲笈七籤》《諸病源候論》等原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屍》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五屍》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五個屍首。

這個詞可以拆分為“五”和“屍”兩個部分。其中,“五”是一個數字,表示數量為五;“屍”是一個漢字,表示屍體、屍首。

《五屍》的拆分筆畫為7畫,其中“五”為4畫,“屍”為3畫。

《五屍》的來源和繁體

《五屍》一詞來源于中國的古代文學作品《南史·梁紀》。在該篇目中,記載了南朝梁文帝一次惡夢的描寫,其中提到“庭拒覆屍,五屍而後方卧。”從此,人們開始使用《五屍》來形容五具屍體。

《五屍》的繁體字為「五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屍字的形狀與現代寫法稍有不同。屍的上部被劃分為三個部分,中間為頭部,兩側為臂膀。整個屍字形狀更加生動、形象。

《五屍》的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例句:走進荒廢的村莊,看到了五屍橫七豎八地倒在地上,讓人心生寒意。

組詞:八屍、屍體、屍塊、屍骨。

近義詞:五具屍體、五個屍首。

反義詞:五具生身、五個活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