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無後嗣。《書·呂刑》:“遏絶 苗 民,無世在下。” 蔡沉 集傳:“使無繼世在下國。”
(2).無論任何世代。《文獻通考·田賦二》:“古者,制民之産,是度其丁戶之衆寡而授之田也,無世而無在官之田,不特 唐 初也。”
“無世”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
指沒有子孫後代延續家族血脈。這一釋義源自《尚書·呂刑》中的記載:“遏絶苗民,無世在下”,蔡沉在注釋中明确解釋為“使無繼世在下國”。該用法強調家族或族群的傳承中斷,常用于描述曆史事件或宗法制度下的斷絕現象。
表示某種狀态或現象在所有時代都存在。例如《文獻通考·田賦二》中提到:“無世而無在官之田”,指官田制度并非僅存在于唐代初期,而是貫穿多個曆史時期。此含義強調普遍性和跨時代性。
可通過查字典或文獻原文進一步了解具體用例。
無世(wú shì)是一個詞語,由兩個字組成。無是一個現代漢字,世是一個古代漢字。
無的部首是無,筆畫數為一。世的部首是一,筆畫數為五。
無世的來源主要是從佛教中衍生而來。無表示沒有,世指的是世界、人間。在佛教中,無世表示脫離塵世、超越紛擾的境界。
無世的繁體字是無世。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無的寫法為 “無鈎” 及 “無皿” 。世的寫法為 “十土蔡”。
1. 他修煉佛法多年,終于達到了無世的境地。
2. 在無世的狀态下,人們能夠獲得内心的平靜與安甯。
3. 無世是一個理想的境界,但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實現。
無私、無盡、無憂、世界、世俗、世人
超凡脫俗、超世、超然
有世、凡塵、塵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