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上道的意思、無上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上道的解釋

佛教語。指如來所得之道,更無過上,故名。《法華經·方便品》:“正直捨方便,但説無上道。” 唐 劉禹錫 《樂天少傅五月長齋廣延缁徒謝絕文友坐成睽間因以戲之》詩:“精修無上道,結念未來生。” 宋 蘇轼 《書孫元忠所書<華嚴經>後》:“修無上道難,造種種福業易。”《西湖佳話·放生善迹》:“内中有一個禦史 左宗郢 便問道:‘唸佛得悟道否?’ 蓮池 道:‘怎麼得不悟?反問問自性,性成無上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無上道"是一個源自佛教的重要術語,在漢語中具有深刻的哲學和宗教内涵。其核心含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釋:

  1. 至高無上的真理或教法:

    • 這是“無上道”最核心的含義。“無上”指沒有更高、更優越者;“道”在此指通向覺悟、解脫的真理、教法或修行途徑。因此,“無上道”特指佛陀所證悟和宣說的、最為究竟圓滿的真理與教法,是超越一切世間學問和修行方法的終極之道。它代表了佛教追求的最高目标——成佛。《妙法蓮華經》中即稱佛所證悟的真理為“無上道”,強調其至高無上的地位。
  2. 成佛之道:

    • “無上道”也直接指代通向“無上正等正覺”(即佛果)的修行道路。修行者發願追求并最終證得佛果的過程,就是在踐行“無上道”。它包含了從初發心到最終成佛的全部教義、戒律和修行方法。
  3. 菩提的别稱:

    • 在佛教語境中,“菩提”(梵文 Bodhi)意為覺悟、智慧,特指佛陀所證悟的究竟智慧。因此,“無上道”有時也作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的簡稱或同義語,指代那無與倫比的覺悟境界本身。
  4. 詞源與結構分析:

    • 無上: 由“無”(沒有)和“上”(上方、更高)構成,意為“沒有比其更高的”,即至高無上、最勝、第一。
    • 道: 本義為道路,引申為道理、真理、方法、途徑、學說等。在佛教中,特指通向涅槃解脫的教法與實踐體系。
    • 合成義: “無上道”即“至高無上的真理/教法/修行之道”。

“無上道”在漢語佛教詞典中的精确定義是指佛陀所證悟和宣說的、至高無上、最為究竟圓滿的真理與教法,也是通向無上佛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修行道路。 它代表了佛教教義的核心和終極目标,強調其超越性和無與倫比的地位。

引用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 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 其對“無上道”的釋義明确指向佛教,解釋為“佛教謂如來所得之道,更無過上,故名”。該詞典是漢語詞彙釋義的權威工具書。 (請注意:作為大型紙質辭書,其線上官方鍊接可能不直接指向具體詞條。其權威性建立在編委會和出版社的聲譽上。)
  2.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編): 這部經典佛學辭典詳細收錄了“無上道”詞條,解釋其等同于“無上菩提”,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指佛陀的覺悟境界。該辭典是研究漢傳佛教的重要參考文獻。 (同樣,此為曆史悠久的權威工具書,通常以紙質或電子文檔形式存在,無單一線上詞條鍊接。其權威性源于編者的學術地位和曆史的認可。)
  3. 佛教經典《妙法蓮華經》(《法華經》): 該經是闡述“無上道”思想的核心經典之一,多處使用“無上道”一詞指代佛所證悟的究竟真理和教法。例如《方便品》中提及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于世”,即欲令衆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即無上道)。《法華經》是佛教根本經典,其文本具有最高權威性。 (可靠來源可參考學術機構或權威佛教組織發布的電子版或研究文獻,例如 台灣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數據庫 中的《妙法蓮華經》文本: http://www.cbeta.org/ )

網絡擴展解釋

“無上道”是一個源自佛教的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無上道”指佛教中如來所證得的至高真理或修行境界,意為“無法被超越的終極之道”。其核心内涵包含:

  1. 超越性:代表佛法中最深奧、圓滿的智慧與覺悟(、)。
  2. 終極目标:被視為修行者追求的最高成就。

二、字詞解析

三、文獻與使用場景

  1. 經典引用:如《法華經·方便品》提到“但說無上道”,蘇轼《書孫元忠所書<華嚴經>後》亦用此詞形容修行的難度。
  2. 文學應用:唐代劉禹錫詩句“精修無上道”體現了其在詩詞中的哲學表達。

四、其他關聯

若需進一步了解佛教經典中的具體闡釋,可參考《法華經》等典籍或相關佛學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阿爾及爾隘絕白陶白足和尚寶物包子筆寶鼈魚并發症嬖子常祭燀燿抄估誠潔成則為王,敗則為虜奠分殿堂樓閣東京夢華錄斷垣殘壁反裘負薪服疇高竦紅顔荒原回信護前江萍醬酻甲宅九旂立春零蛋螺女麻葛糕民獻迫不及待破昏牽俗峭壁樵人起草請老青綠奇穎驅叱容長臉涉曆省愆世博會試額石根踏槐跳闆外遇王車無敵手仙長賢女鹹與惟新潝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