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及時耕作,不誤農時。 漢 桓寬 《鹽鐵論·授時》:“通滀水,出輕繫,使民務時也。”《後漢書·鄭玄傳》:“家今差多於昔,勤力務時,無恤飢寒。”
“務時”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務時”指及時耕作,不誤農時,強調在農業生産中把握時機、遵循自然規律。其中“務”表示從事、緻力,“時”指時間或時節,組合後特指農業活動的時效性。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文獻:
在現代語境中,“務時”可擴展為及時處理事務,避免拖延。例如:
總結來看,“務時”既保留古代農耕文化的核心内涵,也在現代語言中衍生出更廣泛的時間管理意義。
《務時》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盡心盡力地抓住時間去做事,不浪費時間。
《務時》的拆分部首是“彳”和“日”,其中“彳”表示行走,而“日”表示時間。它的總筆畫數是8畫。
《務時》最早見于《儀禮·刑禮上》:“務時出入,以定人處。”意思是要抓住時間,确定人的行止。
《務時》的繁體寫法為「務時」。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詞語《務時》的寫法有略微的變化。具體寫法為“勿時”。這種寫法保留了現代漢字中的義力和形聲。
他非常注重時間管理,時刻提醒自己務必要《務時》。
務必、務實、辦事等。
珍惜時間、抓緊時間、量入為出。
懶散、浪費時間、隨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