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脈的意思、五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脈的解釋

指五髒的正常脈象。《素問·宣明五氣》:“五脈應象。肝脈絃,心脈鉤,脾脈代,肺脈毛,腎脈石,是謂五藏之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脈”是中醫學術語,源自《黃帝内經》,指五髒(肝、心、脾、肺、腎)在健康狀态下的正常脈象特征,是中醫脈診的重要依據。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五脈的基本概念

五脈對應五髒的生理性脈象,又稱“五髒平脈”。其特征如下:

  1. 肝脈弦:如琴弦般柔韌而有力,反映肝氣調達。
  2. 心脈鈎(洪):如鈎狀來盛去衰,類似夏季洪大脈象,代表心氣旺盛。
  3. 脾脈代(緩):從容和緩、節律均勻,象征脾胃運化功能正常。
  4. 肺脈毛(浮):輕虛浮軟如羽毛,對應肺主宣發的氣機特點。
  5. 腎脈石(沉):沉實有力如石,體現腎氣封藏的生理狀态。

二、臨床意義

三、經典文獻依據

《素問·宣明五氣篇》明确提出“五脈應象”,将脈象與季節、五行相聯,如心脈鈎對應夏季火象,腎脈石對應冬季水象,體現中醫“天人相應”理論。

五脈是中醫通過觸診判斷五髒功能狀态的核心指标,需結合整體脈象綜合分析。若需進一步了解脈診方法或具體病症關聯,可參考《黃帝内經》相關章節或中醫臨床指南。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脈

五脈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它的拆分部首是“一”和“肉”,共有6個筆畫。

來源

《五脈》一詞源于中醫經典《黃帝内經》,是指人體中的五條重要經脈。根據中醫理論,人體内有12條經脈,其中五脈最為重要,分别是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和手少陰心經。

繁體

在繁體字中,“五脈”的寫法類似,隻是在一些筆畫的形态上有微小的差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文獻中,漢字的寫法可能存在變化,但基本上保持了“五脈”的詞義。具體的古代寫法可能因時代和地區而有所差異。

例句

1. 五脈貫通全身,是人體内的重要運行通道。

2. 中醫理論強調五脈的平衡與暢通,對保持人體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組詞

五脈血、五脈相承、五脈俱全、五脈顯著等。

近義詞

五經、五經絡。

反義詞

六腑、十二經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