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度物質的屬性和描述其運動狀态時所用的各種量值。如量度物體慣性的質量、量度運動的動能等。有統一規定的基本量(如長度、質量和時間等)和由基本量組合而成的導出量(如速度、加速度、動量等)兩大類。
物理量是物理學中用于定量描述物質屬性、現象或過程的可測量量,通常由數值和單位共同構成。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定義與組成
物理量通過數值和單位的組合表達客觀規律,例如“5米”中,5是數值,“米”是單位。這種組合确保了科學描述的準确性和國際統一性。
分類方式
單位與量綱
單位是物理量的測量标準(如千克、秒),量綱則反映物理量的本質屬性。例如,速度的量綱為[LT^{-1}],用于驗證公式的合理性。
典型示例
應用意義
物理量是科學實驗和工程設計的基石,其标準化避免了單位混亂(如國際米原器到光速定義的演變),并支撐理論推導與技術創新。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物理量的定義演變或單位換算方法,可參考物理學基礎教材或國際計量局(BIPM)的官方文件。
物理量是指可以用數值表示的具體物理屬性或性質。它是物理學研究的基本對象之一,用于描述物理現象和進行科學實驗、理論推導、計算等。物理量是物理學研究的基石,對于研究物質的結構和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物理量這個詞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字“物”是由“牛”和“勿”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九畫;第二個字“理”是由“王”和“裡”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十個畫。
“物理量”一詞最早出現在宋代理學家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中,用于解釋《大學》一書中的概念。後來,這個詞逐漸被應用于物理學領域。
繁體字“物理量”的寫法為“物理量”。
古時候,“物理量”這個詞的寫法沒有明确的規定,可能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區會有一些變化。一種可能的寫法是“物理量”。
1. 在物理實驗中,我們需要測量各種物理量來驗證理論模型。
2. 物理量的單位可以通過實驗獲得或通過理論推導。
物理學、物質、物體、物質運動、物理學原理
量、物性、物理特性
非物理量、虛拟量、抽象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