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innate laws of things]∶事物的内在規律或道理
人情物理
(2) [physics]∶物理學
(1).事理。《鹖冠子·王鈇》:“ 龐子 曰:‘願聞其人情物理。’”《宋書·晉熙王劉昶傳》:“ 晉熙 太妃 謝氏 ,沉刻無親,物理罕見。” 宋 司馬光 《乞去新法之病民傷國者疏》:“不幸所委之人,於人情物理,多不通曉,不足以仰副聖志。” 清 戴名世 《兔兒山記》:“嗚呼!此山在禁中,異時雖公卿莫能至,而今則遊人覊客皆得以遊覽徘徊而無所忌,蓋物理之循環往復有固然者。” 李廣田 《論文學教育》:“詩以表現人情物理為主。”
(2).事物的道理、規律。《周書·明帝紀》:“天地有窮已,五常有推移,人安得常在,是以生而有死者,物理之必然。” 宋 張耒 《明道雜志》:“升不受鬥,不覆即毀,物理之不可移者。” 清 何琇 《樵香小記·馬牛其風》:“或曰牛走順風,馬走逆風,核諸物理,無此事。”
(3).景物與情理。 唐 高仲武 《中興間氣集·張南史》:“ 張君 奕碁者,中歲感激……稍入詩境。如:‘已被秋風教憶鱠,更聞寒雨勸飛觴。’可謂物理俱美,情緻兼深。”
(4).物理學的省稱。
“物理”一詞的含義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理解:
漢語中“物理”由“物”(物質、事物)和“理”(規律、道理)組成,字面意為“事物的内在規律”。該詞最早見于明代科學家方以智的《物理小識》,指對自然界現象的探究。
作為自然科學分支,物理學是研究物質的基本結構、相互作用及其運動規律的基礎學科。其核心包括:
物理學強調實驗驗證與數學建模結合,通過觀測→假設→實驗→理論修正的循環過程揭示規律。例如通過大型強子對撞機驗證粒子理論,利用麥克斯韋方程組統一電磁現象。
物理規律支撐着現代科技:
值得注意的是,日常語境中“物理”也指客觀事物本身的屬性(如“物理損傷”指機械性損傷)。這種廣義用法與學科術語存在關聯,但範疇更廣泛。
物理是一個漢語詞彙,可以指代多個含義。
1. 學科名稱:物理是研究物質及其運動、相互作用和能量轉化的自然科學學科,主要研究宇宙的基本規律和自然界中發生的各種物理現象。
2. 泛指:物理還可以泛指一切與物質、能量和自然規律相關的事物。
物理是學科名稱和泛指的集合,用于表示研究物質和能量的自然科學學科,以及與其相關的現象和概念。
物理的拆分部首是 "牛",筆畫數為7。
物理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天官·司風》中,當時意指天地萬物的運動規律。後來在漢代的《莊子》中,開始有了現代物理研究的含義。在《莊子·天道》中,有"名通于物者也,至治之端也"一句,已預示了物理學作為科學的發展方向。
物理的繁體字為「物理」。
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差異,如漢朝的形式為「物理」,而唐朝則将其寫作「物理」。
1. 物理學研究宇宙中最基本的物質結構和物質間相互作用。
2. 這個實驗提供了重要的物理現象的證據。
物理學、物理量、物理系、物理實驗、物理定律等。
自然科學、自然哲學
生物學、化學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