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要勞累;不用勞煩。《莊子·在宥》:“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儀禮·聘禮》“辯復命如聘” 漢 鄭玄 注:“自陳币至於上介,以公賜告無勞。” 賈公彥 疏:“無勞者,勞主君出命,今君薨,不可代君出命,故知無勞也。”
(2).猶無須,不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故 河 不出圖, 夫子 有嘆,如或可造,無勞喟然。”《北史·賀若弼傳》:“ 叔寳 惶懼流汗,股慄再拜。 弼 謂曰:‘……無勞恐懼。’” 唐 杜甫 《章梓州橘亭餞成都窦少尹》詩:“預傳籍籍新京尹,青史無勞數 趙 張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歐報對于中國革命之輿論》:“此其中利害, 中國 人宜自審度,無勞外人代計。”
(3).沒有勞績。《戰國策·趙策四》:“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
“無勞”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個義項: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文心雕龍》等文獻來源。
無勞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部首組成:一是“無”字旁,表示無、沒有的意思;二是“勞”字旁,表示需要勞力的意思。無勞的意思是不需要勞力、不費力氣。
無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為:無(無字旁,無筆畫)+ 勞(力字旁,勞筆畫)=無勞(5筆畫)
無勞一詞的來源是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小宛》中的詩句:“赫赫師尹,民具爾瞻,無勞我民,至于南畝。”意思是說師尹您的威嚴非常可敬,人們都敬慕您,不需要您勞累親自去田地裡工作。
在繁體字中,無勞的寫法是「無勞」。
古時候,無勞一詞的漢字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部分古籍中記載了無勞的其他寫法,如《康熙字典》中記載的寫法為「毋勞」,意思仍然是沒有勞累。
以下是一些使用無勞這個詞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與無勞相關的組詞:
與無勞近義詞:不費力、輕松、省力。
與無勞反義詞:費力、辛勞、勞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