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骨的意思、無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骨的解釋

(1).指人體中沒有骨的部位。《禮記·深衣》:“帶,下毋厭髀,上毋厭脅,當無骨者。” 鄭玄 注:“當骨,緩急難為中也。”

(2).體無骨骼。形容體态柔軟輕盈。《屍子》卷下:“ 徐偃王 有筋而無骨。”《飛燕外傳》:“豐若有肌,柔若無骨。” 唐 劉禹錫 《觀柘枝舞》詩之二:“體輕似無骨,觀者皆聳神。”

(3).以指無骨蟲。《呂氏春秋·任數》:“不至則不知,不知則不信,無骨者不可令知冰。” 高誘 注:“若無骨之蟲,春生秋死,不知冬寒之有冰雪。”

(4).不要折傷骨骼。《國語·晉語九》:“夷請無筋無骨,無面傷,無敗用,無隕懼。” 韋昭 注:“無骨,無折骨。”

(5).謂沒有骨氣。《藝文類聚》卷四八引 南朝 梁 張缵 《讓尚書仆射表》:“雖復吐言如傷,屈體無骨,動容竊斧,猶成多憾。” 唐 李白 《贈新平少年》詩:“ 韓信 在 淮陰 ,少年相欺淩。屈體若無骨,壯心有所憑。”

(6).指文辭沒有風格骨力。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風骨》:“若瘠義肥辭,繁雜失統,則無骨之徵也。”

(7).指字體柔弱無力。《法書要錄》卷一引 晉 衛夫人 《筆陣圖》:“昔 秦丞相 斯 見 周穆王 書,七日興嘆,患其無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無骨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

一、字面含義(生物/物體)

指生物體或物體缺乏骨骼支撐的結構。

例:

水母屬于無骨海洋生物,身體呈凝膠狀。

無骨雨傘采用柔性支架,抗風性強。

二、比喻含義(品性/精神)

形容人性格軟弱、缺乏氣節或原則。

典源:

《漢語大詞典》釋義為“喻人無骨氣,不堅定”,常見于對品性的批判。

例:

面對威逼利誘毫不動搖,方顯大丈夫本色;反之則被斥為“無骨之人”。

三、特殊用法(烹饪/工藝)

指通過人工處理去除骨骼,或形容物體柔軟無硬質結構。

例:

無骨雞柳需精細剔骨工藝,确保肉質完整。

蘇州缂絲以無骨通透著稱,薄如蟬翼。


權威參考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新華成語大詞典. 商務印書館,2013年。

網絡擴展解釋

“無骨”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字面意義

  1. 人體無骨部位
    指身體中缺乏骨骼支撐的部位,如《禮記·深衣》提到的腰帶位置需避開骨骼,選擇“無骨者”以保持舒適。

二、形容體态或物體特性

  1. 體态柔軟輕盈
    多用于描述人或物柔韌輕盈的形态。例如《飛燕外傳》中“柔若無骨”形容趙飛燕身姿,唐代劉禹錫詩“體輕似無骨”描繪舞者姿态。

三、比喻性含義

  1. 文辭或字體缺乏力度

    • 文學批評:指文章風格軟弱,缺乏風骨。
    • 書法評價:形容字體柔媚無力,如蘇轼提及的“無骨字”。
  2. 形容人無骨氣
    作為成語時,指人缺乏原則或氣節,易受外界影響屈服。

四、生物學引申

  1. 指代無骨蟲
    出自《呂氏春秋》,描述一種春生秋死的短壽生物,比喻見識淺薄者。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文獻及現代詞典釋義,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禮記》《呂氏春秋》等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嗳呀闇穆班白蚌舞暴狠報喏八玺不二味不諧當參樞赪柯承侍承總戴帽丹書鐵券典則店帳雕頹凍飲斷壞方傘翻軒風華浮休幹惹怪生悍堅恒風候選人花九錫懽悰稽據皲瘃可寳啃嚼剌答露盤蠻夷邸棉襖滂沲牆外漢情品青箱棄群臣沈迹身臨其境湜湜守鼜水引馎饦絲棼四亭八當所歸訴休譚箋逃絶陶染廷疏五更天鹹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