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骛鼓的意思、骛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骛鼓的解釋

指古代軍中指揮馳骛進擊的鼓聲。《尉缭子·勒卒令》:“一鼓一擊而左,一鼓一擊而右。一步一鼓,步鼓也;十步一鼓,趨鼓也;音不絶,騖鼓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骛鼓”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骛鼓(拼音:wù gǔ)指古代軍隊中用于指揮士兵快速進攻的鼓聲。通過不同的擊鼓節奏,傳達“疾馳”“沖鋒”等指令,是古代軍事指揮體系中的重要信號工具。


二、出處與詳細解釋

  1. 軍事術語
    源自《尉缭子·勒卒令》的記載:“一步一鼓,步鼓也;十步一鼓,趨鼓也;音不絶,騖鼓也。”

    • 步鼓:每走一步擊鼓一次,控制行軍節奏;
    • 趨鼓:每十步擊鼓一次,指揮快步前進;
    • 骛鼓:連續擊鼓不停,表示急速沖鋒。
  2. 功能與作用
    骛鼓的鼓聲急促且連貫,用于激勵士兵發起猛烈進攻,具有統一行動、提升士氣的作用。


三、其他可能的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到“骛鼓”可比喻“虛張聲勢、吹噓能力”,但這一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是基于“骛”(誇大)和“鼓”(鼓吹)的現代引申。建議以古代軍事含義為主流解釋。


四、總結

更多細節可參考《尉缭子》原文或軍事史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骛鼓》是什麼意思

《骛鼓》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鼓聲震天,威力強大,聲勢浩大的樣子。它是形容某種氣勢恢宏或威風凜凜的場面或景象。

拆分部首和筆畫

《骛鼓》這個詞由“馬”字部首和“彡、蔔、一、丨”四個部首組成。共有15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骛鼓》是古代文人在描述戰争、朝廷盛況或慶祝典禮時經常使用的詞彙。該詞的繁體形式為「騖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骛鼓》的古時候漢字寫法是「騖鼓」。

例句

1. 大殿上奏動《骛鼓》,震耳欲聾,讓人感受到了莊嚴的氣氛。

2. 軍隊集結,騎兵踏着地面奔馳,鼓聲如《骛鼓》般威風凜凜。

組詞

1. 骛風獨行:形容某個人或事物在衆多中脫穎而出,獨自引領風雲。

2. 鼓舞士氣:通過激勵或鼓勵來振奮士兵或團隊的情緒和信心。

近義詞

1. 響鼓:指鼓聲嘹亮、響亮。

2. 轟鳴:指聲音巨大、響亮。

反義詞

1. 寂靜:指沒有聲音的狀态。

2. 甯靜:指非常平靜而安甯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