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冬無夏的意思、無冬無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冬無夏的解釋

[the whole year;regardless of winter or summer] 不論冬夏,指一年四季

他無冬無夏總是很早起床

詳細解釋

謂不分寒暑。《詩·陳風·宛丘》:“無冬無夏,值其鷺羽。” 朱熹 集傳:“言無時不出遊,而鼓舞於是也。” 漢 揚雄 《太玄·玄掜》:“無冬無夏,祭之無度。” 明 陳荩 《修慝馀編》:“一旦家貧身老,捫虱杜門,日不舉火,無冬無夏,所少者不習一藝耳。”亦作“ 無間冬夏 ”。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無間冬夏,讀書恒至夜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無冬無夏”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釋義

指無論冬天還是夏天,一年四季從不間斷,形容持續不斷、不分寒暑的狀态。


出處

源自《詩經·陳風·宛丘》:“無冬無夏,值其鹭羽。”(意為無論冬夏,手持鹭羽起舞的場景)。


用法與特點

  1.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中性詞。
  2. 近義詞:連續不斷、無間冬夏。
  3. 引申含義:
    • 本義強調時間上的持續性,如“他無冬無夏地工作”。
    • 部分語境中可形容氣候溫暖如春(較少見,需結合上下文)。

例句參考


注意

該成語側重時間維度上的“不間斷”,而非字面意義的“無季節變化”。如需描述氣候,建議結合具體語境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無冬無夏

《無冬無夏》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沒有冬天也沒有夏天,形容氣候溫暖,四季如春。

拆分部首和筆畫:

《無冬無夏》這個詞可以拆分為:無(4劃)+ 冬(5劃)+ 無(4劃)+ 夏(10劃)。

來源: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代文學家劉向的《新序·屈原賦》中:“夭夭雲雲,無冬無夏。”後來,這個詞逐漸被廣泛使用。

繁體:

無冬無夏(繁體為無冬無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無冬無夏的漢字寫作“無冬無夏”,沒有現代漢字的簡化形式。

例句:

1. 這個島嶼的氣候宜人,無冬無夏。

2. 在這個地區,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這裡幾乎無冬無夏。

組詞:

無所不包、無邊無際、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無以倫比

近義詞:

幽暗無光、天長地久、四季如春

反義詞:

酷寒嚴冬、酷暑難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