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至失誤。 三國 魏 嵇康 《難<宅無吉兇攝生論>》:“子徒知此為賢于安須臾,與求乞胡;而不知制賊病于無形,事功幽而無跌也。”
關于“無跌”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無跌”意為“不至失誤”,指事物或行為沒有出現差錯或疏漏,強調結果的穩妥性。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時期嵇康的《難<宅無吉兇攝生論>》:“子徒知此為賢于安須臾,與求乞胡;而不知制賊病于無形,事功幽而無跌也。”
(注:文中“無跌”指通過隱微的方式達成目标且不失誤。)
如需進一步了解嵇康原文背景,可參考《嵇康集》相關研究文獻。
《無跌》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部分組成:無(部首:無)和跌(部首:足)。它由9畫組成,無(4畫)和跌(5畫)。
《無跌》源于古代漢字,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在繁體字中,無跌的寫法是「無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無跌的一種寫法是「無隳」,由「無」和「隳」組成。這兩個字的意思是相似的,都表示"沒有摔倒"或"沒有跌落"。
1. 他在比賽過程中無跌倒,表現出色。
2. 這個項目需要保證無跌失。
1. 無病(沒有疾病)
2. 無邊(沒有邊界)
3. 無言(默不作聲)
4. 無聊(沒有興趣)
1. 無墜
2. 無落
3. 無隕
4. 無傾
1. 有跌
2. 有墜
3. 有隕
4. 有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