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兵尚書的意思、五兵尚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兵尚書的解釋

官名。 三國 魏 置,掌管中兵、外兵、騎兵、别兵、都兵。 晉 以後中、外兵又各分左右。 南朝 宋 齊 梁 陳 沿用。至 隋 改名兵部尚書。《宋書·百官志上》:“ 魏 世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五曹尚書……五兵尚書領中兵、外兵二曹,昔有騎兵、别兵、都兵,故謂之五兵也。”《梁書·武帝紀下》:“以侍中、五兵尚書 謝舉 為吏部尚書。”參閱《通典·職官五》。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兵尚書是中國古代軍事官職,其含義與演變如下:

一、起源與設置

二、職責與演變

  1. 魏晉時期

    • 晉代将中兵、外兵各分為左右,形成七兵制(左中兵、右中兵、左外兵、右外兵、騎兵、别兵、都兵),但官職仍稱“五兵尚書”。
    • 南朝宋齊梁陳沿用此制,但南朝宋時僅管轄中兵、外兵兩曹。
  2. 北朝至隋唐

    • 北齊時期,左中兵掌宮廷宿衛,右中兵管戶籍與部族事務,外兵負責地方軍隊。
    • 隋朝改革:隋代統一後,改“五兵尚書”為兵部尚書,納入三省六部制,成為六部之一,職能更加系統化。

三、曆史地位

四、補充說明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史料與百科條目,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宋書·百官志》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兵尚書》的意思

《五兵尚書》是指古代官職中的一種,也被稱為“尚書令”。在古代官制中,尚書令是掌管文書的重要官員,負責管理各類文書,承擔政務和官員考核等職責。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五兵尚書》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文”和“手”,其中,“文”是左邊的部首,表示與文字、文化相關的事物,“手”是右邊的部首,表示與手的動作、技藝相關的事物。它的筆畫數為11畫。

來源

《五兵尚書》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官制中的職位名稱。在古代,尚書令是國家最高行政官員之一,直接輔助皇帝管理國家事務。

繁體

《五兵尚書》這個詞在繁體中的寫法為「五兵尚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尚書令的漢字寫作「尙書」,五兵的漢字寫作「五兵」。

例句

1. 五兵尚書負責管理國家重要文書和行政事務。

2. 尚書令擔任國家最高行政職位,直接輔助皇帝管理政務。

組詞

1. 尚書學:古代負責研究和學習文書、經典的機構。

2. 尚書省:古代負責管理國家文書、派遣官員等行政機構。

近義詞

1. 尚書令:指尚書的職位,負責管理文書行政。

2. 大都尉:古代官職,類似于尚書令,負責軍事和行政事務。

反義詞

1. 平民:指普通百姓,與官職相對。

2. 非官方:指與政府行政機構無關,非官方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