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保的意思、五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保的解釋

[the five guarantees] 我國農村對無勞動能力、生活無保障的成員實行的社會保險,即保吃、保穿、保燒(燃料)、保教(兒童和少年)、保葬五個方面

五保戶

詳細解釋

(1).古代戶籍制度。百姓以五戶為伍而相保,故名“五保”。《周禮·地官·大司徒》:“五家為比,使之相保。” 清 袁枚 《隨園隨筆·雜記》:“讀 歐公 《杜杞墓志》稱 閩 俗貪嗇,有老而生子者,父兄多不舉,慮分家産故也。 杜公 上書請立五保,俾民相察,有犯者置之法。”

(2). 宋 王安石 變法,于 熙甯 三年實行保甲制,十家相保,一人為長,相互檢察;五保為一大保。 宋 蘇轼 《論積欠六事并乞檢會應诏所論四事一處行下狀》:“自祖宗已來,每有赦令,必曰凡欠官物,無侵欺盜用、及雖有侵盜而本家及五保人無家業者,并與除放。”參閱《宋史·兵志六》

(3).合作化後的農村,對無依無靠無勞動能力的人實行保吃、保穿、保燒(燃料)以及兒童保教、老人死後保葬的制度,簡稱為“五保”。 張峻 《家鄉夜曲》:“像他老那大年紀,又是獨身漢,應該享受五保。”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保”是我國農村針對特定弱勢群體實施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旨在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扶養義務人的困難群體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五保的具體内容

根據《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五保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 保吃:提供糧油、副食品及生活燃料,保障基本飲食需求。
  2. 保穿:供給服裝、被褥等生活用品及零用錢。
  3. 保住:确保安全、符合基本條件的住房。
  4. 保醫:覆蓋疾病治療費用,與農村合作醫療銜接,生活不能自理者提供照料。
  5. 保葬(或保教):對老人保障喪葬事宜;對孤兒則保障義務教育費用。

二、五保對象及申請條件

符合以下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成為五保戶:

  1. 無勞動能力:老年人(≥60歲)、殘疾人或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2. 無生活來源:缺乏維持基本生活的經濟能力。
  3. 無法定扶養義務人:或雖有義務人,但義務人無履行能力。

三、實施方式

四、補充說明

部分資料提到“保燒”(燃料)為五保内容之一,但最新政策表述已統一為“保住”(住房保障),體現了制度優化。實際執行中,各地可能根據《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調整細則。

如需了解具體申請流程或地方政策,可查詢當地民政部門發布的官方文件。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保

《五保》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五”和“保”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對這個詞的部首、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進行解釋。

部首和筆畫

“五保”中的部首為“亻”(人字旁),筆畫數為9畫。

來源

“五保”一詞源于中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在中國農村,五保是指對沒有勞動能力、缺乏生活來源的老年人進行救助和保障的政策。這些老年人被認定為無勞動能力且其子女無力贍養,社會保障制度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繁體

在繁體字中,“五保”保持不變,仍然寫作“五保”。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漢字的變遷,古時候寫作“五保”的方式可能會有所不同。在古代文獻中,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同的寫法。

例句

1. 他的父母年紀大了,享受着五保政策的待遇。 2. 農村的五保對象都能夠得到政府的關懷。

組詞

1. 五保戶:指享受五保政策的人; 2. 五保體系:指由五保政策組成的社會保障制度。

近義詞

五保政策的近義詞可以是“農村社會救助政策”,兩者的含義相似,都是針對農村老年人的救助政策。

反義詞

五保政策的反義詞可以是“勞動養老保險”,兩者的目标對象以及保障方式有所不同。勞動養老保險是指對有勞動能力的人進行職工養老保險的制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