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褥期的意思、産褥期的詳細解釋
産褥期的解釋
産婦分娩後到生6*殖6*器官恢複常态所需的一段時間。
詞語分解
- 産的解釋 産 ǎ 見“産”。 筆畫數:; 部首:生;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産褥期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産褥期(即“産褥期”)是指女性分娩後身體和心理逐漸恢複到非孕狀态的階段,通常需6周(42天)。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定義與時間範圍
-
醫學定義
從胎盤娩出開始,至全身器官(除乳腺外)恢複至未孕狀态所需時間,屬于生理修複的關鍵期。
- 傳統誤區:民間“坐月子”通常指30天,但醫學建議恢複期為42天。
-
生理恢複周期
妊娠導緻的子宮增大、内分泌變化等需6周逐步複原,如子宮從産後約1000g縮小至孕前50g左右。
二、主要生理變化
-
子宮複舊
- 産後宮底每日下降1-2厘米,10天左右降入盆腔。
- 惡露排出:分三個階段(血性→漿液→白色),持續4-6周,若異常(如異味、持續鮮紅)需就醫。
-
其他系統恢複
- 循環系統:産後3天内血容量增加,通過排汗、排尿代償。
- 乳腺:泌乳功能啟動,可能伴隨乳房脹痛。
- 體溫:部分産婦産後1-2天出現“泌乳熱”(≤38.5℃),一般24小時内消退。
三、注意事項
-
休養與活動
- 産後15天以卧床為主,逐漸增加輕度活動(如散步)。
- 避免提重物或長時間彎腰,防止子宮脫垂。
-
衛生與飲食
- 保持會陰清潔,勤換衛生用品,減少感染風險。
- 飲食需營養均衡,多攝入蛋白質、維生素,避免油膩。
-
心理調適
激素波動可能導緻情緒低落,家屬需多陪伴,必要時尋求專業幫助。
四、常見健康問題
- 感染風險
如産褥感染、乳腺炎等,需警惕發熱、腹痛、乳房紅腫等症狀。
- 産後複查
建議42天進行婦科檢查,評估子宮、盆底肌等恢複情況。
産褥期是産後修複的黃金期,需科學護理而非盲目遵循舊俗。若出現異常症狀(如大出血、持續高熱),應立即就醫。
網絡擴展解釋二
《産褥期》是指婦女在分娩後康複的階段。該詞拆分部首是“産”和“褥”,部首“産”表示與生育相關,部首“褥”表示與床有關。根據這兩個部首的意義,可以猜測出《産褥期》與産後康複有關。
《産褥期》的拆分部首和筆畫數分别是「産」(4畫)和「褥」(13畫)。在這個詞中,「産」是指産生、生育,「褥」是指褥子、床上用品。根據這些部首和筆畫,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詞的意思。
《産褥期》這個詞來源于漢語,是漢字的一個詞組。詞中的「産」是漢字的簡化字形,相當于繁體字「產」。繁體字「產」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較為複雜,它由「申」和「辛」兩個部首組成。古代人們為表達産生、生育的意義,将這兩個部首結合形成了「產」字。
以下是一個例句:在産褥期間,婦女需要休息并接受適當的康複護理。
與《産褥期》相關的詞彙有:産後護理、康複期、産後健康等。這些詞彙都與女性分娩後身體康複和健康相關。
《産褥期》的反義詞可能是非産褥期,即指分娩前和分娩後沒有康複需求的時間段。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