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産褥的意思、産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産褥的解釋

亦作“產蓐”。 1.孕婦臨産時用的褥墊。因用以指坐月子。《舊唐書·房孺複傳》:“及妻在産蓐三四日,遽令上船即路,數日,妻遇風而卒。” 宋 朱端章 《衛生家寶産科備要·備産濟用方序》:“婦人産褥之事,一有蹉跌,為害不細。” 郭沫若 《歸去來·東平的眉目》:“以我學過醫而且自己收生過四五個兒女的人看來,他所描寫的産褥情形,便不夠真實。”

(2).指産褥熱。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上:“婦人疾莫大於産蓐,倉卒為庸醫所殺者多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産褥”是漢語中具有專業屬性的複合詞,指産婦分娩後身體恢複的特殊生理階段。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産褥”指婦女生産後調養身體的時期,特指胎兒、胎盤娩出後至生殖器官恢複至非孕狀态的6-8周周期。該詞由“産”與“褥”構成會意結構,“産”表分娩行為,“褥”原指床墊,引申為卧床休養,《辭海》解釋其詞源可追溯至《禮記·内則》記載的“月内”習俗。

從醫學角度,産褥期涵蓋三大生理變化:子宮複舊(體積由分娩後1000g縮複至50g)、惡露排出(含血液及蛻膜組織的分泌物)、乳腺分泌功能建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此階段需特别注意會陰護理、營養補充及心理調適。民俗文化中,《中華生育文化大觀》記載我國傳統“坐月子”習俗即對應産褥期護理,包含飲食禁忌(如忌食生冷)、行為規範(避風寒)等經驗傳承。

網絡擴展解釋

産褥是一個與分娩相關的醫學概念,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原指孕婦臨産時使用的褥墊(如《舊唐書》記載),後引申為産婦分娩後的恢複期,即俗稱的"坐月子"。

二、現代醫學定義 在當代醫學中,産褥特指産褥期,即胎盤娩出後至産婦各器官(除乳腺外)恢複至孕前狀态的時期。該階段具有三個核心特征:

  1. 時間跨度:通常為6周(42天),但陰道恢複需30-40天
  2. 生理變化:體溫24小時内可能輕微升高(≤38℃),乳房脹痛屬正常泌乳熱
  3. 護理要點:需注意惡露排出、個人衛生及心理調適,預防感染

三、曆史醫學概念 古代文獻中的"産褥"還特指産褥熱,即因感染引發的産後發熱性疾病(如宋代《衛生家寶産科備要》記載),現代醫學已規範命名為産褥感染。

建議産婦在此期間保持適度活動(每日飯後適量走動),遵循"三階段飲食法"(清調補),出現異常發熱需及時就醫。

别人正在浏覽...

陂僻杯中物兵律鼻塌唇青不倍不昧不訾之器粲麗谄笑重重孫撢簡遞生冬事恩例二滿三平砝馬烽火相連溝塹龜龍旱隊河泊所灰飛沖素疆塞講析儉率減削伎船揪撇爌爌壼閣剌缪狼顧相老寅台列索靈居遴派懋勳美金沒作理會處滅威閩僥墨衰绖昵媟輕浪浮薄痊損人自為戰阮鹹煞住十二博士霜露之感霜松嘶唧絲斤田場同厠托伏旺銷尾音無賴賊習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