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蝸螺的意思、蝸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蝸螺的解釋

螺蛳。 宋 晁補之 《閻子常攜琴入村》詩:“芸芸麥田翻黃波,蝻蟲盤穗如蝸螺。”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介二·蝸螺》:“﹝釋名﹞螺螄,師,衆多也,其形似蝸牛,其類衆多,故有二名。”參見“ 螺螄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蝸螺是漢語中對腹足綱軟體動物的統稱,在傳統文獻中多指代蝸牛與螺類。該詞屬名詞性複合詞,讀音為wō luó,其中“蝸”指蝸牛,“螺”泛指具螺旋形外殼的水生或陸生貝類。

從形态特征看,蝸螺具有單螺旋外殼,腹面有扁平肉質足,頭部生有觸角兩對。這類動物通過分泌黏液輔助移動,《爾雅·釋魚》記載“蚹蠃,蝸螺也”,郭璞注:“即蝸牛也,形似螺”。現代分類學将蝸牛歸為肺螺亞綱,螺類多屬前鰓亞綱。

生活習性方面,蝸螺多栖息于濕潤環境,陸生蝸牛以植物為食,水生螺類常見于淡水流域。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蝸螺可入藥:“蝸螺生溪澗水中,形似蝸牛,味鹹寒”。現代研究發現其外殼含碳酸鈣達95%以上,具有生态指示作用。

在文化象征層面,蝸螺殼的螺旋結構被道家視為宇宙運行圖式,《雲笈七籤》稱“天地蝸旋,陰陽螺運”。民間諺語“蝸螺上牆”比喻緩慢而持續的努力。

網絡擴展解釋

“蝸螺”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生物學定義

蝸螺是淡水軟體動物,屬腹足綱,學名與螺蛳相近。其特征包括:

  1. 外形:殼呈筍狀,長約4-5厘米,殼頂尖,表面有黑色或深色表皮。
  2. 栖息地:多分布于河湖、池沼等淡水環境。
  3. 别名:又稱“河貝子”,古文獻中與“螺蛳”混用。

二、中醫用途

《本草綱目》等古籍記載其藥用價值:

三、文學與成語

  1. 比喻義:形容行動遲緩、思維遲鈍之人,因蝸螺行動緩慢得名。
  2. 例句:如“蝻蟲盤穗如蝸螺”(晁補之詩),描述蟲群盤踞如蝸螺密集。

四、其他相關


提示:如需具體古籍原文或現代研究數據,可參考《本草綱目》、漢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體賓帝冰絃玉柱播播播講不吝珠玉澄鏡答聲督臣恩準二虞沸躍風德浮芥宮嫔攻緻诟詈好大喜功橫攔豎擋宏詞紅新月會花事惠撫火災九成宮九轉功成稽疑送難汲冢周書駒陰揆度攬辔登車掠治柳公權輪廣羅酆山緑文旅衣蠻纏朦混磨拖泥淖千念輕飄穹秩七貧七富人心皇皇瑞玉若留擅愛傷悔食藏碩牲司分搜刷天茁頭疼腦熱望緊帏屏舞判舞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