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蝸殼居的意思、蝸殼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蝸殼居的解釋

比喻窄小的住所。 元 宋褧 《得周子善書問京師事及賤迹以絕句奉答》之四:“ 至公堂 下魚鱗屋, 麗正門 前蝸殼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蝸殼居”是一個中文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發音:wō ké jū
字面含義:以蝸牛的硬殼比喻狹小的居住空間,字面指像蝸牛殼一樣窄小的住所。例如元代宋褧詩句“麗正門前蝸殼居”即用此意。

二、引申含義

核心内涵:形容人安于現狀,不願追求進步或改變環境,帶有缺乏進取心的貶義色彩。這一比喻将蝸牛依賴殼保護、不願離開的習性,投射到人類行為上,強調對舒適區的過度依賴。

三、用法與場景

  1. 物質層面:描述實際居住環境狹窄,如“蝸殼居裡堆滿舊書”。
  2. 精神層面:批評固步自封的心态,例如“年輕人若蝸殼居般拒絕挑戰,将錯失機遇”。

四、近義詞對比

五、文化關聯

該詞可追溯至魏晉時期對房屋形态的比喻,後逐漸演變為對生活态度的批評。現代語境下,常與“内卷”“躺平”等社會現象關聯,反映個體在社會壓力下的退縮心理。

網絡擴展解釋二

蝸殼居的意思:

蝸殼居是一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在狹小的空間内安居樂業,不願意追求更大的發展機會或改變自己的環境。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固守舊觀念,不願意接受新事物或挑戰。

拆分部首和筆畫:

蝸:蟲字旁(⺡)+厄

殼:土字旁(土)+亥(貨字旁)

居:屍字旁(屍)+句

來源:

蝸殼居最早出現在《史記·稽首列傳》中,形容當時越王勾踐在吳國被俘之後選擇了蟄伏,住進農民家中的故事。這個成語通過具體的曆史事件,形象地表達了不求上進,生活自足的意境。

繁體:

蝸殼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作「蝸」的字形與現代略有差異,其中「蟲」和「勾」的形狀略有不同。

例句:

他一心隻想過着蝸殼居的生活,從不關心外面的世界。

組詞:

蝸牛、殼子

近義詞:

固步自封

反義詞:

開放心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