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沃焦的意思、沃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沃焦的解釋

(1).亦作“ 沃燋 ”。古代傳說中東海南部的大石山。《文選·郭璞<江賦>》:“出 信陽 而長邁,淙 大壑 與 沃焦 。” 李善 注引《玄中記》:“天下之大者,東海之 沃焦 焉,水灌之而不已。 沃焦 ,山名也,在東海南方三萬裡。”《文選·嵇康<養生論>》“或益之以畎澮,而洩之以 尾閭 ” 李善 注引 晉 司馬彪 曰:“一名 沃燋 ……在 扶桑 之東,有一石,方圓四萬裡,厚四萬裡,海水注者無不燋盡,故名 沃燋 。”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歸心》:“ 沃焦 之石,何氣所然。” 清 鄧旭 《錢塘看潮》詩:“伊昔惟聞東流之水無盡期, 沃焦 澒洞為漏巵。”

(2).古代傳說中的異人。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二:“東方有 螗螂 、 沃焦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沃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因不同文獻和語境而有所差異,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兩種解釋:

一、神話傳說中的地理概念

  1. 大石山
    指古代傳說中位于東海南部的一座巨型山石,具有神秘特性。據《玄中記》等文獻記載,沃焦是東海中的奇異地貌,方圓數萬裡,海水注入後會被“燋盡”(蒸發或消失),因此被視為海水循環的終點之一()。例如:

    例句:“羿射九日,落為沃焦。”()

  2. 與“尾闾”的關系
    部分典籍将沃焦與“尾闾”(傳說中海水歸墟之地)視為同一概念,認為它是百川的最終歸宿()。

二、傳說中的異人

在《博物志》等文獻中,“沃焦”被描述為古代東方的異人(奇人),與“螗螂”并列提及()。例如:

例句:“東方有螗螂、沃焦。”(晉·張華《博物志》)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或查閱《山海經》《博物志》等古籍進一步考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沃焦

沃焦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形容充滿熱情、活力、興奮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沃焦的部首是水(氵)和火(火),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沃焦》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它以火焰熊熊、煙霧騰起的火燒場景作為原義,後來引申為指人們精力充沛、心情旺盛的樣子。

繁體

在繁體漢字中,沃焦的寫法與簡體漢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沃焦的寫法略有不同,因為漢字的演變,早期的寫法為“㦰焦”,後來逐漸演化為現代的“沃焦”寫法。

例句

他投入工作時總是沃焦的,充滿了激情和活力。

組詞

活沃、焦急、内沃。

近義詞

興奮、熱情、熱衷。

反義詞

冷靜、淡漠、無動于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