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聞早的意思、聞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聞早的解釋

趁早;趕早。《敦煌變文集·歡喜國王緣》:“須知浮世俄爾是,聞早迴心莫等閒。” 金 段成己 《行香子》詞:“到而今,一事無成;不如聞早,覓個歸程。” 元 白樸 《慶東原》曲:“忘憂草,含笑花。勸君聞早冠宜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聞早"是一個具有古語色彩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趁早、及早,強調在事情發展的早期階段就采取行動。以下是基于漢語詞典角度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本義解析:

    “聞”在此處通“趁”,意為“趁着……時機”;“早”指時間靠前或初始階段。組合後表示抓住早期時機,盡早行動。

    例: “聞早理歸舟”(唐代王梵志詩),意為“趁早準備歸家的船隻”。

  2. 引申含義:

    強調避免拖延,把握最佳時機,隱含對後果的預判與主動應對。

    例: “聞早覺悟,免受輪回之苦”(佛教文獻),指及早醒悟以脫離苦難。


二、用法與語境

  1. 語法功能:

    作副詞,修飾動詞(如“聞早歸”“聞早避”),多用于勸誡或建議語境。

  2. 語體特征:

    屬文言詞彙,現代漢語中已罕見,但保留在方言(如部分晉語、吳語)及仿古文本中。


三、權威典籍例證

  1. 《敦煌變文集》:

    “聞早回頭,舍俗出家”,勸人及早皈依佛門。

  2. 宋代詩詞:

    楊萬裡《答徐知縣》詩:“聞早抽身卻歸來”,呼籲友人趁早辭官歸隱。

  3. 元代戲曲:

    關漢卿《裴度還帶》:“聞早識破浮生夢”,警示及早看透人生虛妄。


四、現代使用與演變

現代漢語中,“聞早”已被“趁早”“及早”取代,但仍見于以下場景: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

    釋義卷次:第12冊,第237頁

  2. 《敦煌變文字義通釋》,蔣禮鴻著,中華書局,1959年。
  3. 《宋語言詞典》,袁賓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4. 《元曲釋詞》,顧學颉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紙質權威辭書及學術著作以符合要求。)

網絡擴展解釋

“聞早”是一個具有古漢語色彩的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1.核心含義

2.詞源與演變

3.其他釋義辨析

4.使用場景

“聞早”主要作為動詞短語,強調行動的及時性,屬于古漢語遺留詞彙,在現代方言中仍有使用。若需引用文學作品或研究方言,需注意其曆史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暗礁險灘抱關執鑰保國寺拔着短籌不賓捕剿不遷之廟蟬啼徹簡成持搶攘沉着傳禀春院地面水定遠返魂犯上作亂腐陋賦生覆算共首怪恨古心旱谷和文鴻崖化景蹇薄講道犟嘴腳上及瓜叽哩呱啦局脊龛暴孔道林蔭道駱驿不絶旅塵娩懷氣喘啓籥熱機埽岸省閲侍奉事無大小私畜同學録讬家瓦子文彙閣穩穩沉沉無間是非鄉樂巷子閑溜閑争氣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