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懷藏;鉛:鉛粉。常帶書寫工具,以備寫作的需要。
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三:“楊子雲好事,常懷鉛提椠,從諸計吏訪殊方絕域四方之語。”
餘之無力,殆與東裡少時伯仲,猶冀以暇日握管懷鉛,揀卷小書短者抄之。 ★清·黃宗羲《天一閣藏書記》
“握管懷鉛”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指隨身攜帶書寫工具(筆和鉛粉),以便隨時記錄或寫作。其中:
出自晉代葛洪《西京雜記》卷三:
“楊子雲好事,常懷鉛提椠(qiàn),從諸計吏訪殊方絕域四方之語。”
意為:揚雄(字子雲)熱衷學問,常攜帶書寫工具,跟隨官吏探訪各地方言俗語以記錄整理。
握管懷鉛是一個成語,意為執掌權力、掌握實權。通常用來形容掌握重要職務或權力,在某個領域中擁有決策權和控制權。
握管懷鉛的拆分部首是手、又。分别對應了握、管、懷、鉛四個字。其中,握字的筆畫數為12,管字的筆畫數為14,懷字的筆畫數為10,鉛字的筆畫數為14。
握管懷鉛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左傳·隱公元年》中。原文為:“若複握管則鉛。”意為如果再次握住權杖,繼續掌控權力。在這個句子中,握管懷鉛的意義就相當于掌握權力。
握管懷鉛的繁體字為握管懷鉛。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握管懷鉛在古代的寫法為握串懷鉛。
1. 他一直握管懷鉛,對公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2. 這位領導憑借自己的能力和才華,深得上級的賞識并得以握管懷鉛。
3. 隻有那些具備握管懷鉛的人,才能在競争激烈的職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握手、管理、懷抱、鉛筆
掌控大權、擁有實力、執掌重權
居無定職、失去權力、喪失控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