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手屈拱而不能伸直的殘疾。《管子·入國》:“聾盲、喑啞、跛躄、偏枯、握遞,不耐自生者,上收而養之疾官而衣食之。” 尹知章 注:“遞,著也。謂兩手相拱著而不申偏者,謂之握遞。”
“握遞”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握遞”指兩手屈拱而不能伸直的殘疾,即雙手因疾病或先天原因無法伸展,長期保持彎曲狀态。
文獻出處與注解
字詞解析
現代使用情況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僅見于古籍研究和特定曆史文獻中,屬于生僻詞彙。
相關擴展
在《管子》的語境中,“握遞”與聾盲、跛躄等詞并列,反映了古代對殘疾的分類認知,以及早期社會福利制度的雛形。
握遞(wò dì)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握”和“遞”。
“握”字的部首是“手”,它總共有12個筆畫。
“遞”字的部首是 “辶”,它總共有11個筆畫。
“握遞”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握”意指用手緊握,表示抓住、保持;而“遞”意為傳送、傳遞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握遞”是以相同的形狀書寫的。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與現代并不完全相同。對于“握遞”,古時的寫法略有不同,比如“握”字的結構更為繁複,而“遞”字則更加簡化。
1. 他握遞着一封信遞給了我。
2. 這種握遞方式非常高效。
1. 遞送:表示送出、送達的意思。
2. 握手:表示用手相互握住以示友好或祝賀。
1. 傳遞:表示傳輸、傳送的意思。
2. 交接:表示互相交換、交織的意思。
1. 放開:表示松手、釋放的意思。
2. 抛棄:表示舍棄、丢棄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