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紋絲不動 ”。
“紋絲沒動”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絲毫未動、完全保持原狀,強調狀态或位置沒有任何改變。其詳細釋義如下:
指極細微的痕迹或動靜,如織物上的細小紋理,引申為“極其微小”的變化。
“沒”表示否定,“動”指移動或改變,合意為“完全沒有移動或變動”。
紋絲沒動(wén sī méi dòng)
釋義:形容事物保持原樣,未發生任何位移或形态上的改變,強調絕對的靜止或未被觸及的狀态。
近義詞:紋風不動、巋然不動、原封不動
反義詞:天翻地覆、面目全非、移形換位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定義:“絲毫未動;保持原樣。”
例:他用力推了推巨石,巨石卻紋絲沒動。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367頁)
《漢語大詞典》
釋義:“形容絲毫未動,保持原有狀态。”
例:盡管狂風呼嘯,那座古塔依然紋絲沒動。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9卷 第112頁)
士兵們站得筆直,任憑風吹雨打,身體紋絲沒動。
盡管流言四起,他的決心紋絲沒動。
該成語通過“紋絲”(細微如織物的紋理)與“沒動”的對比,生動體現“絕對靜止”的概念,常見于描述物體穩固、意志堅定或未被幹擾的狀态,具有鮮明的具象化表達特色。
(注:因版權限制未提供線上鍊接,以上來源可于紙質或官方電子版詞典中核實。)
“紋絲沒動”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與“紋絲不動”高度相似,均表示“一點兒也不動,形容事物或動作極其穩固,沒有絲毫改變”。以下是詳細解釋:
語法功能:
常見搭配:
近義詞 | 反義詞 |
---|---|
巋然不動、穩如泰山 | 搖擺不定、東倒西歪 |
如需更多例句或拓展用法,可參考《現代漢語詞典》或文學經典作品。
骜辟白妞謗説豹侯采擢禅院朝霜塵紛趁時趁節雌守從衡飛散覆巢無完卵绀青乖梗灌沐果仁兒懷惡黃帽幻質花台護衛艦尖尖減色角巾東路椒庭金祇謹忠九奏菌芝炕枕雷火略玃離經斷句俚談論賢蘆笙緑箨沒飲磨古尿炕歐惡裒覽叵信秦雪曲木幾曲先生賞高罰下審慮詩寮識微知著檀公肉攤派擿奸發伏推拿妄口烏薪縣官銷路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