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inquire]∶問詢信息
問事台
(2) [bother about something]∶過問具體事務
科長從不問事
(1).謂過問國家大事。《墨子·七患》:“君自以為聖智而不問事,自以為安彊而無守備,四鄰謀之不知戒,五患也。”
(2).執杖行刑之役卒。《後漢書·文苑傳下·祢衡》“ 祖 ( 黃祖 )大怒,令五百将出,欲加箠” 唐 李賢 注:“五百猶今之問事也。”《資治通鑒·隋文帝開皇十年》:“﹝ 文帝 ﹞嘗怒問事揮楚不甚,即命斬之。” 胡三省 注:“問事者,行杖之人也。”
(3).刑具。《雍熙樂府·新水令·陳琳抱妝盒》:“打的荒把 陳琳 便指,你常是無三思。我根前,下問事。”參見“ 問事杖 ”。
"問事"的漢語釋義解析
"問事"一詞在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具體釋義需結合語境分析:
一、動詞用法
指通過詢問了解事件或事務,常見于口語表達。例如:"他常向鄰居問事打聽消息"。《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通過詢問探聽事情",強調信息獲取的主動性。該用法可追溯至漢代典籍,《說文解字》載"問,訊也",印證了"詢問"的核心語義。
二、名詞用法
該詞的語義演變體現了漢語詞彙從具體空間概念(官署)向抽象服務功能(咨詢)的轉化過程。現代使用中,動詞用法占主導地位,常見于日常交際場景,名詞用法則多保留在特定專業領域或地域方言中。
“問事”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指詢問事情的來龍去脈,以了解真相或原委。例如:“他們向醫生問事,發現患者需求未被及時處理”。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墨子》《後漢書》等文獻,或查詢權威詞典。
安次嚣嚣邦汋編揑表情冰錐不知所從材能財喜赤佛堂籌備酬物除貧大客車澹澉訂述萼緑君發釁鳳轉回阡火龍矯言秔飯鸠茲期月俊上遽惕墾除空荒扣分老稚零煙令旨镂印鸾停鹄峙輪枝梅花調辟舍敧傾其佗秋潮山居秋暝閃屍勝朝十八開誓死不屈始終如一壽民天高地厚銅台瓦吐花頹肩推頹為富不仁委仗遐遯斜封宮諧遂些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