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穩審的意思、穩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穩審的解釋

(1).穩妥安詳。 宋 沉端節 《西江月》詞:“幸自心腸穩審,怎禁眼腦迷奚。”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事不要做到十分》:“ 韓稚圭 教一門生雲:‘穩審著!大事将做小事做,小事将做大事看。’”

(2).猶詳察。《舊唐書·食貨志上》:“ 開元 中,有禦史 宇文融 獻策,括籍外剩田、色役僞濫及逃戶,許歸首,免五年征賦。每丁量稅一千五百錢。置攝禦史分路檢括穩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穩審”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wěn shěn,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穩妥安詳
    指人的态度或行為穩重、從容不迫。例如宋代沈端節《西江月》詞中提到:“幸自心腸穩審,怎禁眼腦迷奚。”表示心性沉穩卻能克制浮躁()。

  2. 詳察、周密審視
    強調細緻周密的審查或觀察。如《舊唐書·食貨志》記載,唐代宇文融在推行政策時“分路檢括穩審”,指對戶籍、賦稅等問題進行詳查()。

二、古籍用例與延伸

三、現代應用

如今“穩審”多用于形容人行事穩妥或機構決策慎重,例如:“他做事穩審,值得信賴。”亦可指對複雜問題的周密分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組詞示例,可參考相關文獻或詞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穩審》的意思

《穩審》是一個漢語詞語,由“穩”和“審”兩個字組成。它的意思是審理案件時要慎重、穩妥。

拆分部首和筆畫

“穩審”中的“穩”字,由部首“禾”和“昷”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14。而“審”字,由部首“言”和“八”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9。

來源和繁體

《穩審》一詞源于中國的法律領域,是用于形容法官在審理案件時要謹慎、穩定。在繁體字中,“穩”的書寫形式為「穩」,而“審”的書寫形式為「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穩”和“審”的寫法有所不同。古代的“穩”字多以“穩”作為寫法,其中的部首“禾”是一個指田間莊稼的象形字。“審”古時寫作“審”,其中的部首“言”表示人的嘴巴發音,“八”表示事物的進展。

例句

1. 法官在審理案件時必須要穩審,不能草率下結論。

2. 他是個穩審的法官,每一起案件都能夠細緻地思考和分析。

相關詞彙

1. 組詞:審案、穩妥、審慎、審查。

2. 近義詞:謹慎、審慎、細緻。

3. 反義詞:草率、馬虎、粗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