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蚊蚋的意思、蚊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蚊蚋的解釋

亦作“螡蚋”。1.蚊子。 唐 項斯 《遙裝夜》詩:“蚊蚋已生團扇急,衣裳未了剪刀忙。” 清 唐孫華 《秋雨不止書悶》詩:“梧竹清有聲,螡蚋跡如掃。” 魏巍 《東方》第五部第六章:“這支七個人組成的小分隊,在草叢裡忍受着密密的蚊蚋的侵襲,直到淩晨三點多鐘,還不見敵人的影子。”

(2).比喻壞人。 唐 韓愈 《與鄂州柳中丞書》:“比常念 淮 右以靡弊困頓三州之地,蚊蚋蟻蟲之聚,感兇竪喣濡飲食之惠,提童子之手,坐之堂上,奉以為帥。”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雜記·人物通稱》:“蚊蚋亦名白鳥。 杜 寄 劉峽州 雲:‘江湖多白鳥,天地有青蠅。’ 杜修可 雲:‘……﹝白鳥﹞一謂蚊虻也,以譬小人。’”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三:“人人隻知道‘時乖命蹇’,那知生活的帳子裡有巨大的毒蟲以至于蚊蚋,争相吸取他們的精血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蚊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指代
    指蚊子和蚋兩種小型昆蟲。其中:

    • 蚊:種類較多,雌蚊吸食人畜血液,可能傳播疾病(如所述);
    • 蚋(ruì):黑褐色小型昆蟲,觸角粗短,以吸食血液為主(如解釋)。
  2. 比喻意義
    常用于比喻兩類事物:

    • 微小瑣碎的事物:因蚊蚋體型小、存在感弱,引申為無關緊要的細節;
    • 壞人:通過“蚊蚋蟻蟲之聚”等表述,暗指危害社會的群體(如引用的韓愈文例)。

二、使用場景與例句

三、語言辨析

部分資料(如、6)指出,“蚊”與“蚋”存在行為差異:蚊可能吸食植物汁液,而蚋專指吸血類。但現代漢語中二者常合并泛指小型吸血昆蟲。

如需進一步了解生物學分類或文學引用案例,可參考漢典及古籍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蚊蚋

蚊蚋(wén ruì)是一個中文詞彙,用來形容鱗翅目昆蟲中蚊和蚋類的總稱。蚊躰身體纖細,頭部短小,善于吸食動物和人類的血液,而蚋則常見于湖泊、河流等水域,它們的若幹繁衍期即小蚊子是吸血的。

蚊蚋的拆分部首是蟲和矣,其中“蟲”是指昆蟲類,而“矣”則是表示歎詞或語氣詞。蚊蚋的筆畫數為8。

蚊蚋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類似音義轉換的語言演變。在古代漢語中,蚊蚋的寫法為「蚊蜑」,在隋代發展為「蚊蚋」的現代寫法。蚊指的是蚊子,蜑指的是蚋子。後來由于兩者的形态和特征相似,便将它們合并成蚊蚋這個總稱。

在繁體字中,蚊蚋可以寫作「蚊蟀」。蟀字的意思是雌蟋蟀或雌蟲,表示了蚊蚋的性别特征。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蚊蚋可以寫作「蚊蜑」或者「蚊黾」。其中「蜑」和「黾」都是指蚋子,隻是在不同的字書中使用了不同的形義轉換。

以下是關于蚊蚋的一些例句:

1. 暮蚊蚋起,蛙聲陣陣,螢火搖搖。

2. 湖邊的蚊蚋讓人無法安睡。

蚊蚋的一些常見組詞有「蚊蚊後」、「蚊飛蚋舞」等,幾乎都是形容蚊蚋的特征和行為。

蚊蚋的一些近義詞包括「蚊子」、「蚋子」等,這些詞都可以用來指代蚊蚋。

反義詞則可以選擇與蚊蚋截然相反的詞彙,比如「昆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