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蚊虻負山的意思、蚊虻負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蚊虻負山的解釋

比喻力弱者擔重任,難以信任。語本《莊子·應帝王》:“其於治天下也,猶涉海鑿河,而使蚉負山也。” 晉 葛洪 《抱樸子·論仙》:“況長生之事,世所希聞乎!望使必信,是令蚊虻負山,與井蟇論海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蚊虻負山”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拼音:wén méng fù shān
注音:ㄨㄣˊ ㄇㄥˊ ㄈㄨˋ ㄕㄢ
字面意思:蚊子和牛虻背負大山。
比喻義:形容力量薄弱者承擔超出自身能力的重任,難以勝任或令人難以信任。


二、出處與典故
源自《莊子·應帝王》:“其于治天下也,猶涉海鑿河,而使蚉(同‘蚊’)負山也。”。
後晉代葛洪在《抱樸子·論仙》中引用:“望使必信,是令蚊虻負山,與井蟇論海也。”,進一步強化了“不自量力”的寓意。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用法與例句
多用于書面語,含貶義或警示意味。
例句:

  1. 若将此事托付于他,無異于蚊虻負山,恐難成事。
  2. 古語雲“蚊虻負山”,管理者需知人善任,避免強人所難。

參考來源:滬江線上詞典、漢典、漢語辭海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蚊虻負山是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勇氣無限,背負着大山的蚊虻。這個成語出自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史記》中的一個故事。

蚊虻負山的拆分部首是虍、夊、山。其中,虍是表示動物的部首,夊表示走路的動作,山表示山的意思。

蚊虻負山的拆分筆畫是10畫。其中,虍部3畫,夊部3畫,山部4畫。

蚊虻負山這個詞來源于《史記》中記載的漢初司馬貞的事迹。他為人勇敢無畏,被賦予了負山的比喻。蚊虻負山在這裡形容了司馬貞的勇敢精神,意指人們要有無畏的精神和膽量去面對困難和挑戰。

繁體字中,蚊虻負山的寫法是蚊蠓負山。

古代漢字寫作中,蚊虻負山的寫法也有變化。在戰國時期,蚊虻負山寫作蚊蠙負山。在秦朝時,書寫方式變成了蚊蠓負山。直到唐朝,寫作才變成了現在的形式。

一個例句中可以使用蚊虻負山這個成語來形容一個人的勇氣和精神面貌:“面對巨大的困難,他像蚊虻負山一樣,毫不畏懼,勇往直前。”

與蚊虻負山相關的組詞有:蚊虻、背負、山峰。蚊虻指的是一種小型飛蟲,背負表示背負着某種重擔,山峰指的是山頂的尖峰。

近義詞有:志存高遠、胸懷壯志。這些詞也形容一個人有遠大的志向和雄心壯志。

反義詞有:怯生生、膽小如鼠。這些詞表示一個人膽小、畏懼困難和挑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