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免绖。《禮記·奔喪》:“奔喪者,自齊衰以下,入門左,中庭北面,哭盡哀,免麻于序東,即位袒,與主人哭成踴。” 鄭玄 注:“麻亦絰帶也。”參見“ 免絰 ”
“免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和讀音進行解釋:
基本含義
指“免绖”,即居喪者在特定儀式中除去纏于頭、腰的麻帶(绖帶),僅穿衰服。這一行為象征不純吉也不純兇的狀态,屬于古代喪禮的規範。
文獻出處
源自《禮記·奔喪》:“奔喪者,自齊衰以下……免麻于序東。”鄭玄注:“麻亦絰帶也。”說明“麻”在此指代喪服中的麻制绖帶。
避免麻煩
部分現代語境中,“免麻”可理解為“避免麻煩”,常用于提醒高效處理事務,如“與其他部門溝通需考慮周全,避免麻煩”。
網絡誤用
低權威性網頁提到“免麻”作為成語表示“不拖延”,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是網絡誤傳。
如需進一步探讨古代喪服制度或現代用法差異,可補充提問。
《免麻》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不再使用麻繩來綁紮,也可以引申為解放、減負或輕松自在。
《免麻》的拆分部首是免(miǎn)和麻(má),免部首的筆畫數是4,麻部首的筆畫數是11。
《免麻》的來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左傳·襄公十三年》的記載,意為不再用麻繩來綁紮,而是使用其他材料。後來,這個成語被引申為不再受束縛,自由解放的意思。
《免麻》的繁體字是「免麻」。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免麻可能寫作「兔犬麻」或「勉犬麻」。
他終于免麻了,擺脫了過去的束縛,迎來了自由。
成語:免去、解麻
詞語:免疫、免費、免職、磨麻等
解放、減負、輕松、自由自在
束縛、壓力、緊張、受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