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禅律的意思、禅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禅律的解釋

(1).佛教語。禅宗和律宗的并稱。 宋 蘇轍 《龍井辯才法師塔碑》:“﹝ 辯才 ﹞以佛法化人,心具定慧,學具禪律。”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二九涉獵諸子,至於禪律之説,無不著於心矣。”

(2).佛教語。指禅定和戒律。 宋 蘇轼 《篆<般若心經>贊》:“舉足動念皆塵垢,而以俄頃作禪律。” 宋 陳師道 《和蘇公洞庭春色》:“我方縛禪律,一舉煩屢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禅律”是漢語中融合佛教修行理念的複合詞,由“禅”與“律”兩個核心概念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的釋義,“禅”指代佛教禅宗以靜修為本的修行方式,“律”則指佛教戒律體系。二者結合後,“禅律”一詞在佛教語境中特指禅宗修行與戒律持守的結合體,強調“以律束身、以禅明心”的修持原則。

從曆史淵源看,禅律并重的傳統可追溯至唐代。據《景德傳燈錄》記載,百丈懷海禅師創立《百丈清規》,首次将禅宗心法與叢林戒律系統整合,形成“農禅并重”的修行制度。這種制度要求僧衆“晝則勤力耕作,夜則坐禅誦戒”,既保持身心清淨,又維系寺院運作。

在核心内容層面,禅律包含三重維度:

  1. 戒律基礎:依據《四分律》等律藏典籍,規範僧團衣食住行的具體儀軌(參考《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2. 禅觀實踐:通過坐禅、參話頭等方法達成明心見性,如《六祖壇經》所述“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3. 止觀雙運:天台宗智者大師在《摩诃止觀》中提出“戒為無上菩提本”,強調戒定慧三學遞進關系。

當代佛學界對禅律的诠釋更注重現代適應性。中國佛教協會官網載明,現行《全國漢傳佛教寺院共住規約》繼承禅律精髓,在堅持傳統戒律基礎上,新增電子信息設備管理等現代修行規範。這種古今融合的實踐方式,使禅律思想在保持宗教本真的同時,更具現實指導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

“禅律”是佛教術語,主要有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宗派合稱:禅宗與律宗的并稱

禅宗與律宗是中國佛教的重要宗派。禅宗強調“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以禅定和頓悟為核心;律宗則注重戒律修持,以《四分律》為根本經典。宋代文人蘇轍在《龍井辯才法師塔碑》中提到“學具禅律”,即指同時修習禅宗與律宗的教義。

二、修行方法:禅定與戒律的結合

禅律也指佛教修行的兩大實踐體系:

  1. 禅定:通過靜坐冥想達到心性澄明的境界;
  2. 戒律:遵守佛教行為規範以約束身心。 蘇轼在《篆<般若心經>贊》中寫道“以俄頃作禅律”,即強調短暫瞬間的修行亦需兼顧禅定與戒律。

文獻例證

補充說明

“禅”在佛教中另有“禅讓”等世俗含義(讀shàn時),但與“禅律”無直接關聯。需注意語境區分。

别人正在浏覽...

白鼻子八維碧淚冰魂雪魄碧甃不毂才猷插燭懲惡巑岏點戲牍背方底哥德巴赫猜想跟腱孤雁翰長合口宏材大略虹蜺皇史宬換轉蛔厥活似戶止交積津堠近衛即是九皐揪送獧薄坑人掯子苦樂不均鹍絲了完斂槥燎烘溺斃凝煙黔驢技盡輕煖窮已祈向髯斷入木神經衰弱十行本石季倫衰朽霜風輸出田家桐木魚望祠文學史枭棊習慣自然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