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律的意思、禅律的詳細解釋
禅律的解釋
(1).佛教語。禅宗和律宗的并稱。 宋 蘇轍 《龍井辯才法師塔碑》:“﹝ 辯才 ﹞以佛法化人,心具定慧,學具禪律。”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二九涉獵諸子,至於禪律之説,無不著於心矣。”
(2).佛教語。指禅定和戒律。 宋 蘇轼 《篆<般若心經>贊》:“舉足動念皆塵垢,而以俄頃作禪律。” 宋 陳師道 《和蘇公洞庭春色》:“我方縛禪律,一舉煩屢嗅。”
詞語分解
- 禅的解釋 禅 (禪) á 佛教指靜思:坐禅。參(乶 )禅。禅心。禅機(佛教禅宗啟發門徒悟道時使用的隱語、比喻以及帶有暗示性的動作等)。禅宗。禅定。 特指佛教的:禅師。禅杖。禅林。禅堂。 禅 (禪) à 帝王的
- 律的解釋 律 ǜ 法則,規章:紀律。法律。定律。規律。清規戒律。律師。 約束:律己。 中國古代審定樂音高低的标準,把聲音分為六律(陽律)和六品(陰律)。合稱“十二律”:律呂(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樂律的器具,以管
網絡擴展解釋
“禅律”是佛教術語,主要有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宗派合稱:禅宗與律宗的并稱
禅宗與律宗是中國佛教的重要宗派。禅宗強調“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以禅定和頓悟為核心;律宗則注重戒律修持,以《四分律》為根本經典。宋代文人蘇轍在《龍井辯才法師塔碑》中提到“學具禅律”,即指同時修習禅宗與律宗的教義。
二、修行方法:禅定與戒律的結合
禅律也指佛教修行的兩大實踐體系:
- 禅定:通過靜坐冥想達到心性澄明的境界;
- 戒律:遵守佛教行為規範以約束身心。
蘇轼在《篆<般若心經>贊》中寫道“以俄頃作禅律”,即強調短暫瞬間的修行亦需兼顧禅定與戒律。
文獻例證
- 宋代陳師道詩句“我方縛禅律”,體現文人将禅律融入日常修習。
- 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提及“禅律之說”,反映其在中古文學中的影響。
補充說明
“禅”在佛教中另有“禅讓”等世俗含義(讀shàn時),但與“禅律”無直接關聯。需注意語境區分。
網絡擴展解釋二
禅律(Chan Lv)這個詞是指佛教禅宗的戒律與規定。禅指修行及領悟佛性的方法,律則是指修持者需遵守的戒律。關于禅律的具體内容,可以參閱佛教相關經典和文獻。
根據漢字拆分部首和筆畫,禅字的部首是⺊(丷)和⺮(⺜),總共有12畫。其中,⺊部表示禁止,⺮部則是其它部首'參'的俗字形式。
禅律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佛教早期傳來中國的時候,最早被用來表示佛教的規章制度。繁體字“禪律”是在簡化字推行前常用的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有一些變化。禅字的古時寫法是“禪”,寫法中的⺊部與現代寫法相同,而⺮部則是表示禅懋的少數民族文化。但現代通用字形已經統一為“禅”。
以下是一些關于禅律的例句:
1. 念佛為禅律中的一種修行方式。
2. 為了維護禅律的尊嚴,僧侶們有着嚴格的自律要求。
3. 禅律規定禁止嗜欲和財富的追求。
一些與禅律相關的組詞包括:禅修、禅宗、禅堂、禅師等。
禅律的近義詞包括:戒律、戒定慧、戒定悟等。
禅律的反義詞可以理解為沒有遵守禅律的人或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