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問。 漢 以來試士,以政事、經義等設問寫在簡策上使之條對,後稱試士的考題為策問。 明 楊慎 《升庵詩話·蘇堤始末》:“ 宋 之世,修 六塔河 、 三股河 , 安石 以 範子淵 、 李仲昌 專其事……績敗功圮,而姦臣 李清臣 為考官,猶以修河問策欲掩護之。”
“問策”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向他人請教策略或辦法,以解決問題或應對困難。
指“策問”,即漢朝以來科舉考試的一種形式: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來源。
問策是一個詞語,意思是詢問或請教有關解決問題或制定計劃的方法。
問策的部首是口,總筆畫數為12。
問策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問”字指的是詢問、請教,而“策”字則是指計策、方法。将兩者合并,形成了問策這個詞語。
問策的繁體字為問策。
在古代,問策的寫法和現在略有不同。問字的下部有一個“門”字,策字的上部有一個“箭”字,形狀更加複雜。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形狀逐漸簡化,演化為現代的寫法。
1. 他來找我問策,希望能夠得到一些建議和解決辦法。
2. 這個問題太複雜了,我需要向專家請教一下,看看有什麼有效的問策。
提問、詢問、問題、策略
請教、征求、探讨
回答、解答、提供解決方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