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着的意思、位着的詳細解釋
位着的解釋
亦作“ 位甯 ”。1.古代宮殿,中庭左右兩側叫“位”,門屏之間叫“著”(或“甯”),故用以借指在朝居官。《國語·楚語上》:“在輿有旅賁之規,位甯有官師之典。”
(2).指朝官的職守。《國語·周語上》:“大夫、士日恪位著,以儆其官。” 宋 葉適 《除吏部侍郎謝表》:“馭下極稱亭之審,待臣循理分之宜。位著所嚴,等威自辨。”
詞語分解
- 位的解釋 位 è 所處的地方:座位。部位。位置(a.所在或所占的地方;b.地位)。位于。 職務的高低:地位。職位。名位。 特指君主的地位:即位。篡位。 一個數中每個數碼所占的位置:個位。百位數。 量詞,常用于人
- 着的解釋 着 ó 穿(衣):穿着。穿紅着綠。着裝。 接觸,挨上:着陸。附着。不着邊際。 使接觸别的事物,使附在别的物體上:着眼。着筆。着色。着墨。着力。着想。着意(用心)。 下落,來源:着落。 派遣:着人前來領
網絡擴展解釋
“位着”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1.基本含義與結構
- 讀音:wèi zhe(注音:ㄨㄟˋ ㄓㄜ)。
- 詞源:由“位”和“着(甯)”組成,分别指代古代宮殿中的特定位置:
- 位:中庭左右兩側的區域;
- 着(甯):門屏之間的區域。
2.引申意義
- 在朝居官:因“位”與“着”是官員在宮廷中站立的位置,故借指官員在朝廷的職位或身份。
- 職守規範:進一步引申為官員的職責與行為準則,如《國語·周語上》提到“大夫、士日恪位著”,強調官員需嚴謹履職。
3.曆史文獻中的使用
- 例如《國語·楚語上》記載:“位甯有官師之典”,表明“位着(甯)”與官職制度相關。
- 宋代葉適《除吏部侍郎謝表》中也提到“位著所嚴”,強調官職的嚴肅性。
4.注意事項
- 與“着位”的區别:部分文獻中“着位”指帝王視朝時的站立位置(如屏門之間),而“位着”更側重官員的職位。
- 異體寫法:也作“位甯”,常見于古籍。
“位着”一詞融合了古代宮廷建築的空間劃分與官職制度,既指具體位置,也象征官員的職責與身份。需結合語境區分其具體指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位着
《位着》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人」和「⼭」,共有六畫。它的拼音是 wèi zháo。這個詞的意思是站立、立足或駐足的意思。
該詞源于古代的《論語·子罕篇》:“位知履知産帛知人。常位而不位。常居而不居。”這裡的「位」指的是一個人的地位、處境或位置。
在繁體字中,「位」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位」字在金文和古篆中的形狀與現代漢字有所略微不同。在金文中,它是由兩個象形的「人」字組成;在古篆中,它采用了象形與指事結合的寫法。
以下是一些使用「位着」這個詞的例句:
- 她在教室門口停下來,位着不動。
- 他在公司裡的地位越來越穩固,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 這個城市的發展已經有了穩定的基礎,可以說已經位着了。
一些與「位着」相關的詞彙包括:
與「位着」意思相反的詞彙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