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細小的東西;小的生物。《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臣為削者也,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於削。”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昔嘉量微物,盤盂小器,猶其昭德記功,載在銘典。” 明 韓洽 《雪下紅》詩:“天道存微物,韶華惜歲闌。” 清 黃鷟來 《甲戌晤張蔚生喜而有賦》詩之二:“微物知報德,徑寸傳 隋 珠。”
(2).喻指卑下者。《南史·周朗傳》:“ 朗 悖禮利口,宜合翦戮,微物不足亂典刑,特鎖付邊郡。”
(3).作自稱之謙詞。 南朝 宋 顔延之 《應诏宴曲水作詩》:“仰閲豐施,降惟微物。” 李善 注:“微物,自謂也。”
(4).菲薄的禮物。用作謙詞。 明 楊珽 《龍膏記·旤媒》:“這些微物,聊充塗中之費。” 魯迅 《書信集·緻宋琳》:“極欲略備微物,聊申祝意,而南北道遠,郵寄不便。”
“微物”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wēi wù,其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綜合解析:
指極其微小的事物或生物,強調事物的微不足道性。例如《韓非子》中的“諸微物必以削削之”,即用“微物”代指細小物件。
具體指代
抽象含義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用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微物》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非常微小的東西、小物體,可以代指微生物、微粒、微觀世界中的事物等。
《微物》這個詞的部首是“彳”和“氵”,總共有11個筆畫。
《微物》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微”表示非常小、微小的意思,“物”表示物體、事物,合起來就是非常微小的物體。
在繁體字中,《微物》用「微物」表示。
在古時候,漢字《微物》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相似的意思。例如,《微物》可以寫作「微物」
1. 這個顯微鏡可以看到微物的世界。
2. 在人類眼中,細胞是微物,但對細菌來說,我們是他們微不足道的微物。
微觀、微生物、微粒、微塵。
微小、微細、微觀、微生物。
巨大、巨物、宏觀、宏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