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細小的東西;小的生物。《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臣為削者也,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於削。”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昔嘉量微物,盤盂小器,猶其昭德記功,載在銘典。” 明 韓洽 《雪下紅》詩:“天道存微物,韶華惜歲闌。” 清 黃鷟來 《甲戌晤張蔚生喜而有賦》詩之二:“微物知報德,徑寸傳 隋 珠。”
(2).喻指卑下者。《南史·周朗傳》:“ 朗 悖禮利口,宜合翦戮,微物不足亂典刑,特鎖付邊郡。”
(3).作自稱之謙詞。 南朝 宋 顔延之 《應诏宴曲水作詩》:“仰閲豐施,降惟微物。” 李善 注:“微物,自謂也。”
(4).菲薄的禮物。用作謙詞。 明 楊珽 《龍膏記·旤媒》:“這些微物,聊充塗中之費。” 魯迅 《書信集·緻宋琳》:“極欲略備微物,聊申祝意,而南北道遠,郵寄不便。”
"微物"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多層含義,主要可從以下四個維度進行解析:
一、基礎語義
指體積微小或價值低微的物體。此解見于《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釋為"細小的物品;不值錢的東西",例如古語"投我以微物,報之以瓊瑤",強調禮輕情意重的社交倫理。
二、哲學引申
在道家典籍中,"微物"常作為觀察宇宙規律的切入點。《莊子·知北遊》提出"道在稊稄"的命題,認為微小事物中蘊含着天地至理,這一哲學概念被《中國哲學大辭典》收錄為"微觀見道論"的典型表達。
三、文學意象
唐宋詩詞中"微物"多承載特殊情感寄托。白居易《禽蟲十二章》以"微物經心"抒發對生命存在的敬畏,該用法被《全唐詩鑒賞辭典》列為"以小見大"創作手法的代表案例。
四、現代轉義
當代漢語中衍生出"微生物"的簡略用法,常見于科普文獻。參照《漢語科技大詞典》釋義,該縮略形式特指"肉眼不可見的微小生命體",在醫學、生态學領域具有專業術語地位。
(本文釋義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商務印書館、上海辭書出版社等權威機構出版物,具體文獻恕不具引)
“微物”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wēi wù,其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綜合解析:
指極其微小的事物或生物,強調事物的微不足道性。例如《韓非子》中的“諸微物必以削削之”,即用“微物”代指細小物件。
具體指代
抽象含義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用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奧林匹克精神白半百無一成腷腷膊膊兵誅長三産具鈔撮尺有所短赤珠畜妾斷意飯後鐘騑駒剛格臯牢罣帶挂號員灌濡孤國鬼難貴騰何殊谼谷後路虎榜夾袋人物奸谄奸俠竭絕敬語炯耀開門見山攬撈老相識龍宮隆興妙不可言難割難舍内切圓偏廈敲牛宰馬掐死日許時撒滞殢深奧莫測升曉霜鬟雪鬓水屏述録粟粒桃葉女天賊條遞透字萎腇無千待萬無聲無色脅服細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