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危言的意思、危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危言的解釋

(1) [straightforward words]∶正直的話

邦有道,危言危行。——《論語·憲問》

(2) [say frightening words purposely;alarmist talk]∶故意說吓人的話

危言聳聽

詳細解釋

(1).直言。《逸周書·武順》:“危言不幹德曰正。”《漢書·賈捐之傳》:“臣幸得遭明盛之朝,蒙危言之策,無忌諱之患。” 顔師古 注:“危言,直言也。言出而身危,故曰危言。” 茅盾 《子夜》九:“你的危言诤論,并不能叫 小杜 居安思危,反使得他決心去及時行樂。”參見“ 危言正色 ”。

(2).謂(行為)超過言語。《禮記·缁衣》:“大人不倡遊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則6*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矣。” 鄭玄 注:“危,猶高也。言不高於行,行不高於言,言行相應也。”

(3).聳人聽聞的言論。 宋 無名氏 《道山清話》:“ 絳 欲以危言中傷大臣,事既無根,徒搖衆聽。” 明 張居正 《上六部稟帖》:“且巧為詆説,捏造危言,遂為纂修所影藉。”

(4).猶慎言。謂不說自己的功勞才能。《史記·管晏列傳》:“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 張守節 正義:“謂己謙讓,非雲功能。”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危言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危言”一詞的含義可以從多個角度解析,綜合搜索結果中的權威來源(如、、等),其核心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正直的言論
    源自《論語·憲問》中“邦有道,危言危行”,意為在政治清明的環境下,言行均保持正直(,)。

  2. 聳人聽聞的言論
    指故意誇大或使用令人震驚的語言,例如成語“危言聳聽”(,)。

二、引申含義

三、成語與用法

  1. 危言危行
    意為“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強調言行一緻()。
  2. 危言聳聽
    指用誇張言論制造恐慌,如“專登危言聳聽内容的報紙”()。

四、總結

“危言”具有雙重性:既代表正直、坦率的表達,也包含刻意制造震撼效果的負面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如需更多例句或成語擴展,可參考、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危言》的意思

《危言》是指言論或預言具有危險性、令人擔憂的話語或言論。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危言》是由部首“卩”和“言”組成的,它的總筆畫數為9畫。

來源

《危言》最早見于《左傳》,原文為“危言危行”。後來,人們常用“危言”一詞來形容那些帶有危險或警告意味的言論。

繁體

《危言》的繁體字為「危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常常出現變化。《危言》的古時候寫法可以是「危感」或「屰語」等,但現代漢字書寫以「危言」為主流。

例句

1. 他說的話總是危言聳聽,令人不寒而栗。

2. 我們應該對危言的預測保持懷疑态度,而不是盲目恐慌。

3. 不要被别人的危言所吓倒,保持理性和冷靜是最重要的。

組詞

危險、言論、危機、危害、危機感

近義詞

預言、警言、憂言

反義詞

安慰、寬慰、歡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