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緯俗的意思、緯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緯俗的解釋

謂匡正世風。《北史·文苑傳序》:“用能窮神知化,稱首於千古;經邦緯俗,藏用於百代。至哉,斯固聖人之述作也!” 唐 司空圖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文思緯俗,廓 貞觀 之英圖;神武定基,符 開元 之大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緯俗”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wěi sú,其核心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1. 匡正世風(古籍中的主要含義)
    該詞在古典文獻中多指治理、矯正社會風氣。例如《北史·文苑傳序》中提到“經邦緯俗”,即指治理國家并匡正世俗風氣;唐代司空圖的碑文也以“文思緯俗”強調用文治思想引導社會道德。

  2. 符合社會規範(現代引申用法)
    現代語境下可引申為個人言行符合社會道德或公共準則,例如贊揚他人品行端正或批評違背道德的行為。


補充說明:

可通過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或古籍進一步查證其具體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緯 俗

《緯俗》是一個包含兩個字的詞語,它是由“緯”和“俗”兩個字組成的。

拆分部首和筆畫

“緯”的拆分部首是“纟”,它是一個漢字的構字邊旁之一,表示與線、纖維相關的概念。它的總筆畫數為7。

“俗”的拆分部首是“人”,表示與人類有關的意思。它的總筆畫數為9。

來源

“緯俗”一詞是由“緯”和“俗”組合而成,用于形容與習慣、風俗有關的事物。緯指的是科學儀器上與線有關的部分,比如地圖上的緯線。俗指的是民間的、普通人的、與習俗有關的事情。

繁體

《緯俗》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沒有任何差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無論是“緯”還是“俗”,它們的形狀與現代簡體字基本相似。唯一的區别可能是書寫的風格略有差異。

例句

1. 這個地方的緯俗習慣與我們家鄉完全不同。

2. 在新的工作環境中,要適應當地的緯俗風情。

組詞

緯度、緯線、緯度儀、緯度差

近義詞

風俗、傳統、習慣、慣例

反義詞

規範、守則、規矩、禮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