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險詐奸邪。《荀子·非十二子》:“假今之世,飾邪説,文姦言,以梟亂天下,矞宇嵬瑣,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亂之所存者,有人矣。” 王先謙 集解引 盧文弨 曰:“嵬,謂為狂險之行者也;瑣者,謂為姦細之行者也。《説文》雲:‘嵬,高不平也。’今言嵬者其行狂險,亦猶山之高不平也。” 宋 嶽珂 《桯史·機心不自覺》:“蓋其機穽根於心,雖嵬瑣而弗自覺。” 明 歸有光 《上高閣老書》:“謂之馭吏,而詼詭佞捷、姦諛嵬瑣者,争先而為謾欺。”
(2).猶委瑣。鄙陋。亦用作自謙之詞。 明 祝允明 《前聞記·近時人别號》:“嵬瑣之人,何必妄自标榜。” 清 朱仕琇 《上原任福建督學吳公啟》:“今 仕琇 闒宂嵬瑣,豈敢上比 震川 。” 章炳麟 《訄書·征七略》:“自省嵬瑣,多有闕略,過而存之,竊比于我五原大守。”
“嵬瑣”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wéi suǒ,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險詐奸邪
源自《荀子·非十二子》:“矞宇嵬瑣,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亂之所存者。”
鄙陋或自謙
明清文獻中,“嵬瑣”也用于自謙,表示卑微、鄙陋。例如: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事物繁瑣、雜亂無章”,強調複雜無序的狀态。例如: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該詞,古籍中多為貶義,現代使用需注意語義演變。
《嵬瑣》(wéi suǒ)是一個漢字詞語,可分為“嵬”、“瑣”兩個字。其中,“嵬”是由字頭“山”和字旁“韋”組成,表示懸崖的意思;“瑣”則由字頭“王”和字旁“丱”組成,表示瑣碎的意思。綜合起來,嵬瑣的意思是指事物零散、瑣碎,無關緊要。
《嵬瑣》一詞的來源并不明确,但根據字義推測,可能是古代文人根據事物的特征和形态創造的一個詞語。在古時候,嵬瑣的寫法與現在稍有不同,其中字頭“嵬”多采用“山”字放在邊上,而字旁“韋”則與字一起寫;字頭“瑣”多采用“王”字放在邊上,而字旁“丱”則與字一起寫。
在繁體字中,嵬瑣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
以下是嵬瑣一詞的例句:
與嵬瑣相關的組詞有:
與嵬瑣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與嵬瑣意思相反的詞語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