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畏貌。《易·大有》:“厥孚交如,威如,吉。” 孔穎達 疏:“如,語辭也……‘威如,吉’者,威畏也。”《易·家人》:“有孚威如,終吉。” 宋 韓淲 《澗泉日記》卷中:“ 司馬防 諸子雖冠,不命不敢坐,不問不敢言,庶幾乎威如也。”
“威如”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具有一緻性。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威如”意為“敬畏的樣子”,強調通過威嚴或莊重的态度使人産生敬重與畏懼感。
《易經》中的用例
曆史文獻引用
古文語境
現代造句參考
“威如”多用于古典文獻,側重通過内在的威嚴或外在的莊重姿态使人敬畏,常見于描述禮儀、治家、治國等場景。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易經》原文及孔穎達疏注。
《威如》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威嚴或者威勢如何。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威(wēi)和如(rú)。
1. 威的部首是“戈”,拼音為wēi,意為威力或者威風凜凜。威字的總筆畫數為9,依次為橫、橫、橫、豎、橫折、斜、豎、橫、橫。
2. 如的部首是“女”,拼音為rú,意為像、如何。如字的總筆畫數為6,依次為豎、橫折、橫、豎、橫、撇。
《威如》一詞的來源暫無确切資料,但可以推測其形成于古代的威力和威勢概念的基礎上,用于描述人或事物的威嚴與莊重。
威如的繁體字為「威如」,與簡體字的寫法相同。
根據古代漢字的發展和變遷,威如在古代有可能采用不同的寫法。然而,目前并沒有确切的古代漢字寫法與威如相關聯。
1. 這位教授威如山嶽,學術造詣非常深厚。
2. 此歌曲演唱起來威如咆哮的獅子,給人一種強烈的力量感。
組詞:威震、威力、嚴威、氣勢如虹。
近義詞:威嚴、嚴肅、莊重。
反義詞:溫和、柔和、和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