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垂危。 晉 李密 《陳情事表》:“但以 劉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危淺”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危淺”指(生命)垂危、接近死亡的狀态,常用于描述人或生命體的極度衰弱。例如“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出自晉代李密《陳情事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此句以“危淺”形容祖母劉氏生命垂危,後成為經典引用。
“危淺”是形容生命垂危的書面詞彙,具有較強文學色彩,需結合語境理解。具體用法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進一步确認。
《危淺》是一個漢語詞組,常用來形容事物的危險程度或情況的緊急程度。其中,危指危險、危急,淺則表示輕微、不深的意思。因此,“危淺”可以理解為形容事物的危險或緊急情況不深重或程度較輕。
《危淺》的拆分部首是“卩”和“水”。其中,“卩”是一個獨立的漢字部首,表示封緘的意思;“水”則是一個常見的漢字部首,表示與水相關的意思。按照部首筆畫的拆分,可以把《危淺》拆分為“卩”(1畫)和“水”(4畫)。
《危淺》是一個簡體字詞語,其來源于古代漢字,并在現代中文中得以保留和使用。在繁體字中,對應的寫法是「危淺」。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該詞可以有不同的寫法。例如,在《說文解字》中記載的漢字寫法中,可以将《危淺》分别寫作「危」的上方加上「シ」,「淺」則是将「泉」換為從水的旁邊加「原」。這些古代寫法已經不常見使用,現代漢字的寫法更為統一和規範。
1. 他的傷勢雖然不輕,但是危淺不涉及生命危險。
2. 這次地震雖然造成了部分損害,但整體危淺。
3. 駕駛員在刹車的瞬間,感到了一絲危淺。
危急、危險、危機
輕微、不嚴重
危重、嚴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