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的釣絲。《淮南子·原道訓》:“夫臨江而釣,曠日而不能盈羅,雖有鉤箴芒距,微綸芳餌,加之以 詹何 娟嬛 之數,猶不能與網罟争得也。”
“微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釋義
指細的釣絲,常用于描述垂釣工具中纖細的絲線。該詞出自《淮南子·原道訓》的典故,比喻用精細工具也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如釣魚效率遠不及漁網)。
出處與示例
《淮南子·原道訓》中提到:“夫臨江而釣,曠日而不能盈羅,雖有鉤箴芒距,微綸芳餌,加之以詹何、娟嬛之數,猶不能與網罟争得也。” 此處以“微綸”與“芳餌”并列,強調釣具雖精巧,卻不及漁網實用。
微:
本義為細小、輕微,如“微小”“微弱”,也引申為衰落(寒微)或精深(微妙)。
綸(lún):
原指釣魚線(垂綸)或古代官吏系印的青絲帶,後擴展為絲線類物品的統稱。
現代引申:
“綸”在化學纖維領域可作為合成纖維的商品名(如“滌綸”),但“微綸”仍保留古典含義,未用于現代工業術語。
近義詞/反義詞:
近義詞如“細絲”“釣線”,反義詞則需結合語境(如“粗索”)。具體可參考《淮南子》相關注釋或詞典條目。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淮南子》原文或權威古漢語詞典。
微綸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微”和“綸”兩個字組合而成。
“微”字的部首是“彳”,總計12個筆畫;“綸”字的部首是“纟”,總計7個筆畫。
“微綸”這個詞來源于《詩經·小雅·車轄》: "瞻彼淇澳,言采其繻之纚微綸"。這裡的“微綸”指的是細微、輕柔的紡織品。
在繁體字中,“微綸”被寫作“微綸”。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微綸”可以寫作“微侖”或者“維綸”。
他身上穿着一件舒適的微綸面料的襯衫。
微綸制品、微綸面料、微綸襯衫、微綸襪子。
絲綢、輕紡織品。
粗布、粗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