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近。《三國志·吳志·呂範傳》:“ 孫策 見而異之, 範 遂自委昵,将私客百人歸 策 。”《周書·楊寬傳》:“ 魏 廣陽王 深 與 寬 素相委昵, 深 犯法得罪, 寬 被逮捕。”《北史·裴仁基傳》:“ 仁基 懼,殺 懷靜 ,以其衆歸 密 。 密 以為 河東郡公 。其子 行儼 ,驍勇善戰, 密 復以為 絳郡公 ,甚相委昵。”
“委昵”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存在一定差異,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解釋:
親近關系(主要解釋)
根據《三國志》《周書》等古籍記載,“委昵”多表示人與人之間的親近、親密關系。例如:
現代延伸解讀(存在争議)
部分現代辭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過于謙虛、不敢直接表達意見”,認為是“委曲求全”與“昵稱”的組合,但此說法缺乏古籍支持。
如需更詳細古籍原文,可參考《三國志》《北史》等史料來源。
委昵(wěi nì)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狡猾、圓滑、心機深沉的意思。
委昵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女(女子)和日(太陽),總計8個筆畫。
委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獻記載中,但具體的來源尚不明确。
委昵的繁體字為委暱。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委昵有時會有一些變體。例如,有些文獻中将委寫作姌,将昵寫作旵。
他看似和顔悅色,實際上心思非常委昵。
委靡、委曲求全、委縮
圓滑、狡猾、心機
坦誠、直率、純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