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威怒消釋,臉色轉和。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控代》:“願吾皇威霽春陽盎,莫令寃淚涴衣裳。”
“威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威霁”指威怒消釋,臉色轉和,常用于描述人從威嚴或憤怒的狀态轉為平神情。例如明代陳汝元在《金蓮記·控代》中寫道:“願吾皇威霁春陽盎”,即希望皇帝收斂威嚴,如春風般和煦。
威
本義為威嚴、威力,引申為震懾力或權威感。
霁(拼音:jì)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現代口語中較少見。例如描述上級态度緩和、長輩怒氣消散等情景。
在姓名學中,“威霁”被賦予“祥麟威鳳、風光月霁”的寓意,但五行屬土水相克,傳統認為可能影響運勢。不過這與詞語本身的含義無直接關聯。
如需進一步了解“霁”的演變或古籍用例,可參考《說文解字》及《漢書·溝洫志》等文獻。
《威霁》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威力顯著、氣勢磅礴的形容詞。它形容的是一種具有威嚴、威力的景象或氣息。
威霁這個詞的部首是“女”和“雨”,其中“女”是部首,“雨”是偏旁。它的拆分筆畫順序為:部首“女”7畫,右邊的“雨”8畫,總共是15畫。
《威霁》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中的《邶風·威儀》。在古代,人們認為雷雨能夠顯現出天地間的威嚴與威力,所以将這種景象形容為“威霁”。繁體字“威霽”是在繁體字體中的寫法。
在古代,威霁這個詞的寫法有些不同。它的古體字寫作“威霽”,整體形狀和現代漢字有所差别,但含義相同。古代的漢字寫法通常更加複雜、繁瑣。
1. 雷電交加,天空中閃爍着威霁的光芒。
2. 他帶領團隊表演了一場威霁的武術秀。
組詞“威霁”的相關詞彙有:
1. 威嚴
2. 雄偉
3. 雄壯
4. 威風凜凜
5. 威力
威霁的近義詞有:
1. 威武
2. 威猛
3. 威嚴
4. 威風
5. 威烈
威霁的反義詞有:
1. 和風細雨
2. 溫柔
3. 溫和
4. 輕風細雨
5. 溫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