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itical;in imminent danger;in a desperats situation] 危險而急迫
目前國際關系的危急狀态
危險緊急。《三國志·魏志·武文世王公傳論》“為法之弊,一至于此乎”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魏氏春秋》:“平居猶懼其離叛,危急将若之何?”《南史·柳世隆傳》:“﹝ 齊武帝 ﹞慮 世隆 危急,遣腹心 胡元直 潛使入 郢城 通援軍消息。” 宋 蘇轼 《聖散子叙》:“自古論病,惟傷寒最為危急。”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十六章:“愈是戰鬥危急,就愈是不能叫苦。”
“危急”是一個形容詞,表示情況緊急且危險,可能面臨嚴重後果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危險與緊迫的結合
常見使用場景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更精準地理解“危急”的雙重含義及適用語境。
危急(wēi jí)是一個形容詞,主要表示處于非常危險或緊要的狀态。常用于形容險情、危險情況或緊急情況。
危字的部首是"卩",總筆畫數6。急字的部首是"心",總筆畫數9。
危急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代,漢字的含義常常是通過象形、指事或會意的方式表達的。危字的原意是指山坡上的獨木橋,意味着不穩定和危險。而急字的原意是指人心焦慮不安的狀态。相結合,危急意味着處在極度危險和緊迫的狀況下。
在繁體字中,危急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危急在古代的寫法為:
危字的古代寫法: 卩 + 王 + 八
急字的古代寫法: 心 + 又 + 一 + 十
1. 他的身體出現危急狀況,需要立即送往醫院。
2. 公司面臨着危急的財務危機,需要采取緊急措施。
組詞:危急關頭、危急時刻、危急存亡
近義詞:危險、緊迫、緊急
反義詞:平安、安全、穩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