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harm;undermine;impair;endanger;jeopardize] 構成傷害或損害
危害農作物
(2) 危險災害
(1).危險災害。《荀子·榮辱》:“榮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體……材慤者常安利,蕩悍者常危害。”《韓非子·奸劫弑臣》:“人焉能去安利之道,而就危害之處哉!”《漢書·西域傳上·罽賓國》:“險阻危害,不可勝言。”
(2).使受破壞;傷害。《後漢書·孔融傳》:“怨毒漸積,志相危害,聞之憮然,中夜而起。”《南史·垣護之傳》:“ 元徽 末, 蒼梧 兇狂,恒欲危害 高帝 。”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一:“那些危害豬牛雞鴨的野物:黃竹筒、黃豺狗、野貓子,都歸他們管。”
危害在漢語詞典中的詳細釋義如下:
危害指對人或事物造成損害、破壞,使其處于危險境地的行為或狀态。強調對安全、利益、發展等根本性要素的實質性威脅。例如:
"工業污染會危害生态環境。"
"網絡詐騙嚴重危害公民財産安全。"
作為及物動詞,需直接接賓語,表示施加損害的對象。結構為"危害+受事對象"(如"危害健康")。
可作主語或賓語,指代損害本身(如"消除危害")。
定義:"使受破壞;損害"(參見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
釋例:"危難災禍",引申為"導緻災難的行為"(參見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版)。
強調其"主動施加損害"的動詞特性(參見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保護、維護、促進(如"維護安全"與"危害安全"對立)。
注:以上釋義綜合《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釋義表述與例證均符合規範漢語語用規則。
“危害”是一個漢語常用詞,具有以下核心含義:
1. 基本定義
指行為或事物可能造成的破壞、傷害或負面影響,通常涉及生命、健康、財産、環境等核心領域。例如:“吸煙危害健康”“工業污染危害生态系統”。
2. 詞性差異
3. 典型應用場景
4. 近義詞辨析
5. 反義概念
該詞通常用于正式語境,具有較強警示性。使用時需注意:危害程度需達到一定嚴重性,例如“手機輻射危害健康”需科學依據支撐,而“睡前喝水危害身體”這類未經驗證的表述可能造成誤導。
哀響白炭悲鸾扇冰解壤分擯逐不結盟國家長車纏陷成衣穿綳嫡長低濕都陸獨門額兵放蠻廢壞馮驩折券逢君之惡附學生膏肪寒耕暑耘嗥咷黑手魂精挍計金騣計數器瘠田巨衍開口磕絆枯禅虧負臘八會浪蕩理烈淩壓龍焙嫚言門誅泯泯芬芬木寓龍跑發皮革清異七條棄業熱忽忽設拜食餌市物收簿爍光騰駕特銀土蠶頑素逶靡邪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