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威光的意思、威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威光的解釋

(1).威嚴的光芒。 三國 魏 曹植 《魏德論》:“威光佐掃,辰彗北彎。” 唐 李德裕 《幽州紀聖功碑銘序》:“故能神機獨照,伐未兆之謀;威光遠震,制不羈之虜。” 魯迅 《準風月談·四庫全書珍本》:“況且‘欽定’二字,至今也還有一點威光,‘禦醫’、‘貢緞’,就是與衆不同的意思。”

(2).佛的靈光。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縛喝國》:“昔日 如來 初證佛果,起菩提樹,方詣 鹿園 。時二長者遇彼威光,隨其行路之次,遂獻麨蜜。” 明 許承欽 《古寺》詩:“萬方凋悴威光滅,徙倚仁祠黯自悲。”

(3).威風,光彩。《再生緣》第五四回:“你見朝廷駡了娘,真正是,洋洋得意長威光。” 朱自清 《中國歌謠·歌謠的分類》:“大都希望夫婿以科第得官;或者說自己竭力整頓家事,求得丈夫面上的威光。” 郭沫若 《孤鴻--緻成仿吾的一封信》:“下女們面面相觑,店主人走來叩頭,這兒的大學生竟有這樣的威光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威光”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1. 威嚴的光芒
    最早見于三國時期文獻,如曹植《魏德論》中“威光佐掃,辰彗北彎”,唐代李德裕《幽州紀聖功碑銘序》也以“威光遠震”形容震懾異族的氣勢,現代魯迅曾用此意表達皇權的威懾力。

  2. 佛的靈光
    佛教語境中指佛陀的聖潔光輝,如玄奘《大唐西域記》記載信徒因佛光感召而獻供,明代許承欽詩中“威光滅”暗喻佛法衰微。

  3. 權威與威勢
    現代多用于形容權勢顯赫的個體或組織,如朱自清描述女性通過治家“求得丈夫面上的威光”,郭沫若筆下大學生展現的震懾力也屬此類。此義項常見于描述統治者、領導者或強大機構。

該詞在古漢語中兼具具象(光芒)與抽象(權威)雙重意象,現代更側重象征性權威的引申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威光》的意思

《威光》是一個中文詞彙,意為威勢和光明。這個詞由兩個字組成,威和光,兩者的意思結合在一起表示被威勢所籠罩的光明。它可以表示權勢的顯赫和光芒四射的榮耀。

拆分部首和筆畫

《威光》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威”和“光”。其中,“威”的部首是“女”,由10個筆畫構成;“光”的部首是“光”,由6個筆畫構成。

來源

《威光》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在古代,威光常用來形容君王的光彩照人和帝王的威儀,表示皇帝的威嚴和威力,以及國家的光輝和崇高。

繁體

《威光》的繁體字為「威光」,保留了原始文字的形狀和結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略有不同。《威光》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威字的上方常常加上表示聲音的「戈」字,光字的下方則加上表示冷氣的「氵」字。這些帶有特定意義的附加字形在現代已經不常使用。

例句

1. 他以威光的姿态站在舞台上,吸引了無數觀衆的目光。

2. 這座建築物散發出威光,給人一種莊嚴而神聖的感覺。

組詞

與《威光》相關的組詞有:

1. 威風凜凜:形容威勢非凡、氣勢磅礴的樣子。

2. 光輝照耀:形容光明明亮、閃耀照人的景象。

近義詞

與《威光》意思相近的詞彙有:

1. 勇猛:表示有力的威力和堅強的勇氣。

2. 榮耀:表示光彩、光榮和尊貴的名譽。

反義詞

與《威光》意思相反的詞彙有:

1. 溫柔:表示溫和、柔和和親善的性格特點。

2. 黯淡:表示暗淡、不鮮明和缺乏光澤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