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巍昂 ”。
巍卬(wēi áng)是漢語中一個形容事物高大雄偉、氣勢昂揚的複合詞,由“巍”和“卬”兩個語素構成,常見于古典文獻與現代書面語。其具體釋義如下:
高大聳立
“巍”本義指山勢高峻(《說文解字》:“巍,高也”),引申為物體高大挺拔;“卬”通“昂”,意為高昂、向上(《廣雅》:“卬,舉也”)。二字組合形容物體(如山嶽、建築)或抽象事物(如精神、氣概)的雄偉挺拔之态。
例: “泰山巍卬,矗立雲表。”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1123頁)
氣勢昂揚
“卬”含仰首、振奮之意,故“巍卬”亦用于描繪人或事物昂揚奮發的氣概。
例: “将士巍卬,志在必勝。”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1年版,第1456頁)
上古音屬微部,字形從“嵬”(山高),《詩經·小雅》已有“南山巍巍”之例,表山體高峻。
古同“仰”,《說文解字》釋為“望也”,後分化出“昂揚”義。漢代《漢書·揚雄傳》中“卬卬”連用,形容意氣風發之貌。
來源:王力《同源字典》(中華書局,2014年,第82頁)
現代規範書寫:
因“卬”為生僻字,當代書面語多寫作“巍昂”(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巍昂”)。二者為異形詞關系,語義完全相同。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年,第1352頁)
古典文學用例:
清代姚鼐《登泰山記》以“峰巒巍卬”描摹山勢,魯迅《摩羅詩力說》用“精神巍卬”喻指鬥志高昂。
來源:《古文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第887頁)
“巍卬”融合空間高度與精神高度雙重意象,兼具物理形态的壯偉與内在氣質的昂揚,是漢語中極具表現力的褒義複合詞。
“巍卬”是一個較為少見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字義和結構兩方面分析:
字義解析
詞義綜合
組合後“巍卬”表示高大挺拔、氣勢昂揚 的狀态,既可形容具體事物(如山嶽、建築),也可引申形容人的精神或氣概。例如:“山勢巍卬,直入雲霄”或“志向巍卬,不懼風浪”。
注意事項
若需具體用例或曆史文獻出處,可提供更多語境以便深入分析。
阿鼻地獄敖世輕物閉門卻掃熾富赤爵銜丹書出家求道春盛翠翹盜鈔大卸八塊虰蛵鬥舞端相敦樸婦人拜高寒環肥燕瘦花塼嘉辭角弓反張矯邪歸正誡饬經師人表京邑睽孤浪蒼廉陛另樣耧犁絡鞮滿弓旄頭煤精蒙冒面引廷争男朋友納石泥泥弄姿炮豚蓬島平頒淺暗遷客騷人麒麟像佺喬任人柔成三不惑社宗施禦說情邃屋鎖封鐵鹞子體料投射橐他無胫而行邪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