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頑愚的意思、頑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頑愚的解釋

(1).頑劣愚鈍。《後漢書·律曆志下》:“及王德之衰也,無道之君亂之於上,頑愚之史失之於下。” 唐 盧仝 《月蝕詩》:“密邇玉幾前擘坼,奏上臣 仝 頑愚胸。” 元 馬緻遠 《薦福碑》第一折:“出來的越頑愚,忒乖疎,便有 文宣王 哲劍難拘束。”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頑愚之道行,僞詐之勢逞。”

(2).指頑劣而愚鈍的人。 漢 王充 《論衡·剌孟》:“謂 孔子 之徒, 孟子 之輩,教授後生,覺悟頑愚乎?已有 孔子 ,己又以生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頑愚”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由“頑”(固執、執着)和“愚”(愚昧、愚笨)組成,形容人愚蠢而固執,不願接受勸告或改正錯誤。

二、詳細釋義

  1. 頑劣愚鈍
    指性格頑固且缺乏智慧,如《後漢書》中“頑愚之史失之於下”,強調因固執導緻錯誤。
  2. 指代此類人
    如漢代王充《論衡》提到“覺悟頑愚乎”,将“頑愚”作為名詞,指代頑固愚鈍的群體。

三、用法與例句

四、相關擴展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境,近義表達如“冥頑不靈”,反義則接近“通情達理”。需注意,其貶義較強,使用時需結合具體語境。

以上内容綜合了詞典釋義及文獻用例,完整信息可參考查字典、漢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頑愚

頑愚是一個中文詞彙,由兩個字組成。第一個字“頑”是一個形聲字,拆分部首是頁,筆畫數為11。它原本的意思是形容人不靈活、固執、執拗的性格。第二個字“愚”是一個形聲字,拆分部首是心,筆畫數為13。它的意思是指人的智慧、理性缺乏或不足夠,表現出愚蠢的行為和思維。

這個詞彙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發展的曆史。在繁體字中,頑愚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繁體字中的“頑”是由一旁的更換而來,而“愚”則保留了原來的形狀。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頑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的早期字形是由兩個部首組合而成,左邊是“頁”代表頭腦,右邊是“元”代表大。這個字形傳達了“大腦”的意思,與頑的本意相符。

以下是一些關于頑愚的例句:

1. 他頑愚不靈,完全聽不進别人的建議。

2. 這個人太頑愚了,簡直無法與之溝通。

3. 學習能夠讓人從頑愚走向智慧。

除了頑愚這個詞彙,還可以使用一些相關的詞彙來表達類似的意思。

組詞:頑固、頑強、愚笨、愚蠢

近義詞:執拗、執着、愚昧

反義詞:聰明、智慧、明智

頑愚是一個能夠描述人智慧不足、思維固執的詞彙。通過了解它的字義、來源和用法,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