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刓印的意思、刓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刓印的解釋

語出《史記·郦生陸賈列傳》:“﹝ 項羽 ﹞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謂 羽 摩挲侯印,不忍授人。後因以“刓印”喻吝于爵賞。 晉 左思 《魏都賦》:“朝無刓印,國無費留。”《舊唐書·盧藏用傳》:“ 垓下 悲歌,實階刓印。” 宋 宋祁 《雜說》:“知賢不進,朝有刓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刓印”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來源于《史記》典故,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詞源與核心含義

語出《史記·郦生陸賈列傳》記載項羽「刻印刓而不能授」的行為,指項羽刻好官印後反複摩挲棱角,因吝啬爵位而不忍授予他人()。後引申為當權者吝惜封賞的象征,常帶有對統治者優柔寡斷或氣量狹隘的批評意味。

二、文字解析

  1. 刓(wán):

    • 本義:削去棱角(如《楚辭》「刓方以為圓」)
    • 引申義:磨損(《漢書》「刓弊」)、雕琢
    • 字形:從「刀」部,表動作與利器相關
  2. 印(yìn):

    • 本指印章,特指象征權力的官印

三、用法舉例

四、發音注意

該詞為雙音節詞彙,讀作「wán yìn」,其中「刓」易誤讀為「yuán」,需特别注意()。

建議結合《史記》《漢書》原文理解語境,這類典故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多出現于學術讨論或文學分析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刓印

刓印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除去印章上的字樣或圖案。它的拆分部首是刂和印,其中刂是一個獨立的部首,也是漢字中最常見的部首之一,代表刀劍的意思;印則是一個古代印章的象形字,代表印章或印記的意思。

刓印的筆畫數是6畫,其中刂占了2畫,印占了4畫。

刓印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以考證,可能是由古代的行政官員在使用印章時,需要更改或抹去印章上的字樣而發展而來的。另外,刓印這個詞在古代文獻中并不常見,更多的是在現代法律或文件處理的場景中使用。

在繁體字中,刓印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常常變化,但是刓印這個詞的古代寫法并不常見。古代的寫法可能因為紙張保存不久或者其他因素而難以考證。

以下是一些例句:

以下是一些與刓印相關的詞彙:

總結:刓印是一個描述除去印章上字樣或圖案的詞語,它的拆分部首是刂和印,筆畫數為6畫。雖然其來源和古代寫法難以考證,但在現代使用中,刓印常常用于法律或文件處理的場景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