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瓦盤的意思、瓦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瓦盤的解釋

陶制的盤。《禮記·喪大記》:“君設大盤造氷焉;大夫設夷盤造氷焉;士併瓦盤無氷。” 鄭玄 注:“以瓦為盤,併以盛水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瓦盤”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基本詞義

指陶土燒制的盤狀器皿,主要用于古代禮儀或日常生活。該詞由“瓦”(陶器)和“盤”(淺口容器)組合而成。


二、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禮記·喪大記》:

“士并瓦盤無冰。”
鄭玄注:“以瓦為盤,并以盛水耳。”
(意為:士在喪禮中用瓦盤盛水,無需冰塊)


三、使用場景

  1. 禮儀用途
    古代喪葬禮儀中,不同身份等級使用不同材質的盤:

    • 國君用“大盤”裝冰
    • 大夫用“夷盤”裝冰
    • 士僅用瓦盤盛水
  2. 日常器皿
    作為普通陶制容器,可能用于盛放食物或物品,但具體記載較少。


四、延伸說明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禮記》原文或漢代鄭玄的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瓦盤的意思

瓦盤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來形容盛裝食物的瓦制盤子。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即“瓦”和“盤”。下面将逐一介紹這兩個部分的含義和構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瓦盤的第一個字“瓦”是一個漢字部首,表示瓦器或瓦片。它由五個筆畫構成,劃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面是“石”字頭,下面是“家”字底。

瓦盤的第二個字“盤”是一個完整的漢字,表示盛物器皿。它由八個筆畫構成,由上下左右構成一個類似于盛器造型的字形。

來源與繁體

瓦盤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瓦制的盤子是古代人們常用的餐具之一,用于盛放食物。因此,瓦盤一詞就形象地描繪了這種用瓦制成的盛器。

在繁體字中,瓦盤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特别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瓦盤的寫法也有一些變化。例如,在《康熙字典》中,瓦盤的寫法為“瓦鉗”。這表示盛裝食物的盤子是由瓦制成的,與現代寫法的含義相同,隻是字形上有所不同。

例句

1. 奶奶用瓦盤盛着熱騰騰的包子端了上來。

2. 桌子上放着一個精美的瓦盤,上面擺滿了各種美食。

組詞

瓦盤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成一些常用的詞組,如:

1. 瓦盤菜:指盛裝在瓦盤中的美味菜肴。

2. 瓦盤燒餅:用瓦盤烤制的餅類食品。

3. 瓦盤瓷碗:結合瓦與瓷的特點制成的盛飯碗。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瓦托(wǎ tuó)、陶盤(táo pán)。

反義詞:金碟(jīn dié)、銀盤(yín pán)。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